中国作家富豪榜披露的阅读真相


2011年11月21日,第6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一时间,照例成为媒体、网络及文化界热议的话题。一年一度定期发布的作家富豪榜,每每发布之际,已然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对象。当然,也包括有人持续地予以肯定和褒奖,也有人持续地不以为然和反对。

肯定者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在精神上让人仰视,但也不能在物质上让人鄙视,因此应该祝贺这些登上富豪榜的作家,不管如何,他们的存在多多少少给了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的信心,富豪榜的发布再度引发人们对于文学的密集关注。

中国文化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创富作家,需要更成熟的文化产业理念和操作。创富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不仅作家,而是所有文字、文化从业者都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文化大国、文化软实力才会有最真实最生动的诠释和注解。

反对者则认为, “用金钱衡量文学折射作家悲哀”,“中国作家富豪榜只是庸俗的客观,文坛不能空有富豪没有文豪”;有的作家称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调查的数据准确,有的出版商则说不靠谱,也有作家说富豪榜出来前,大家最关注的是其作品本身和所做的公益事业,而上榜后,大家的关注点都转移了,这对自己造成了一种伤害。

   从客观上讲,作家富豪榜的自身命题决定了其以财富为切入点的使命范围,其聚焦作家群体,毕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客观现实。我想,如果不从上纲上线的角度来给它做一个狭隘的定义,它所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对作家财富数字上的关注。每年的作家富豪榜在发布时,都会向社会公众表明,“中国作家富豪榜是持续追踪记录中国作家财富变化,反映中国全民阅读潮流走向的文化榜单品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家富豪榜的使命仅仅在于从财富变化的角度关注中国作家群体,通过财富变化来反映当下的阅读趋势。这种真实现状让有些人自豪,让有些人不安,也更引发人们由此产生更多的延伸思考。
   
    所以,作家富豪榜就是作家“富豪榜”,并非作家文学成就榜,它只是从当下的流行阅读角度反映了一种真相而已。如果仅从文学价值、文学成就的角度去衡量、评价它,无疑已超出了它的命题范围。只不过,从作家富豪榜的上榜作家来看,如郑渊洁、郭敬明等,谁又能否定他们的文学成绩呢?他们通过辛勤写作,靠一个字一个字地码字、一本书一本书销售出去,从而实现万千读者购买而回馈的高额财富,谁又说,他们不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说“向通过写作合法致富的作家们致敬”,而我要说,应该向通过深入调查,反映某种现实的作家富豪榜致敬!——尽管这种“现实”因其命题也许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并不妨碍我们因此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讯息,不妨碍我们因此有机会对当下的中国文学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下的反思和探索。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今年的第六届作家富豪榜,与往届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却没有人去注意!
那就让我们认真阅读本届作家富豪榜发布时所写的以下文字:“同时,我们也借《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榜之际,公布一种真相:五年来,国内一线城市青少年不断催生超级作家富豪,而抽样调查显示,近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在课堂之外,更渴望阅读!在此我们提醒普天之下所有在外务工的父母,您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是尽早让孩子开始阅读,爱上阅读,因为阅读改变人生!如果您的孩子在农村生活,与其给孩子买一堆玩具,不如每年花100块钱为孩子买书,阅读会影响孩子一生性格的形成,好书让您的孩子一生受益!”

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作家富豪榜在发布财富消息的同时,开始关注了由此引发的社会责任。在这里,我们从作家财富真相,看到了当下中国的阅读真相,一方面,一线城市青少年为催生作家富豪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中国几千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却没好书读。这种现象下,不得不引发我们更多思考。而这,已然是因作家富豪榜发布而衍生出的另外一种社会价值——让我们由此进一步了解了当下中国的流行阅读现状。

从文化大国的角度来看,国民的阅读习惯和状况显然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富豪榜的发布不仅仅是文学界、文化界的事件,更非所谓的“娱乐事件”。作家富豪榜所传递的信息和反映出的中国当下的阅读走向,无疑是在折射出一种社会现实,而远非谁上榜了以及多少钱才算富豪那样狭隘和简单。就此而言,才是六年来,作家富豪榜持续向全社会所披露的真正真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文 / 梁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