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在线直销的尴尬


  一位企业家生产了一种非常美味的土豆,他想把土豆卖给更多人,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土豆送上超市的货架,卖给超市的客人;一个是自己开一个土豆卖场,吆喝客人来买。

  把土豆放进超市,超市要钱;自己建卖场,也要花钱。想来想去,最后企业家还是把土豆送上了超市的货架,原因有几个:一,超市有稳定的客源;二,建卖场成本更高;三,自己不懂超市经营,更适合专心生产土豆。

  企业家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渠道选择的问题。在现实商业世界里,对渠道的充分重视是一个普遍的营销现象。生产厂家通过渠道,把产品和消费者联系起来,通过与渠道的合作发展壮大。

  其实,从结果导向来说,消费者最终肯定也更愿意到超市买土豆,原因也有几个:一,超市的货品更齐全,除了有更多的土豆品种,还有土豆之外的其他日用品可选择,实现了一站式购物;二,超市的土豆价格更实惠,超市要保证竞争力,除了更多的产品选择,通常价格也比专卖场便宜;三,超市服务更规范,超市直接面对消费者,更了解消费需求,况且超市本身一般不生产产品,必须依靠服务取胜。

  传统商业重视渠道,在线交易也莫不如此。打个比方,在线预订服务商就好比网络上的超市,在线预订就类似去超市购买。网上购物,可以上淘宝;网上买书,可以上当当;网上买机票订酒店,可以上携程,等等。

  照常来说,航空公司卖机票,必须依赖这个超市;酒店卖客房,也离不开这个超市,双方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不过让我觉得挺纳闷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线领域掀起了一股去渠道化的声音。刚开始,航空公司宣称要加大直销比例,好好热闹了一段时间,最近才安静下来;一些酒店也不甘寂寞,在直销和分销的问题上费尽口舌,前不久,一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就宣布要断绝和所有在线分销商的合作,百分百走直销的路子。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不想给渠道钱,宁愿花更多的钱自建渠道,而且干的还不是自己擅长的事。这就好比前面的那位企业家,有一天突发奇想,决定自建卖场卖土豆,很显然,这样卖土豆效果肯定不如超市好,但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通常能想到的,是企业家在炒作,引起别人的关注,他希望更多人知道他的土豆。或许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他自以为他能通过建卖场降低成本,虽然不现实,但他必须做出这样的姿态,也许是为了提升和超市议价的砝码?

  我们也来看看航空公司和酒店的直销,实质是怎样的。

  我认为,航空公司和酒店那么高调要做直销,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做秀,说的意义大于做的意义。一方面是媒体秀,可以借这个话题好好的炒作一番,媒体喜欢对抗性的概念,那么就借着直销和分销的话题热闹一阵罢了。一方面是“政治秀”,领导的需要?业绩规划的需要?总之,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另一个目的是自然还是想节省成本。无论航空公司还是酒店,都一直对分销商的佣金眼红红,恨不得把这笔佣金收归囊中。既然不想给分销商赚钱,那么就只好自己建渠道了,问题是自建成本比佣金更多。有人做过统计,航空公司通过直销渠道每卖一张机票,产生的人员成本、技术成本、折扣成本,实际上要高于付给分销商的佣金成本。

  在线直销看起来很美,其实很尴尬。目前,一些专业的在线分销商已经通过激烈的竞争,树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无论是公司实力还是品牌形象,服务水平还是技术实力,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说在线分销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那么航空公司和酒店的在线直销还停留在自我需要为中心的阶段。对它们来说,在线直销是一顶漂亮的帽子,一件华美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