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或将进入三年震荡期
本报讯:在北京“治堵令”的冲击下,中国车市正弥漫着浓郁的悲观情绪。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京“治堵令”的出台,是一个转折点,中国车市或将进入三年震荡期。
2009年和2010年,中国车市很火爆,增长率高达40%左右。北京治堵方案的推出,再加上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这种高增长就难以为继了。2010年北京新车增长近90万辆,2011年度总量额度指标只有24万辆,新增的新车减少了60多万辆,这对车市的销售影响极大。
虽然2010年北京近90万辆的新车销量仅占当年全国汽车销量的近6%,但国内其他城市是否会效仿北京?北京是否还会出台更为严厉的限行措施?
北京堵车成灾,其他城市也是这个趋势,“治堵令”下的“限车”方案也会相继推出。就在北京市出台治堵方案的第二天,包括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拥堵的大讨论已见诸报端;而有国内车市“第三极”之称的成都市,在2010年4月便曾举行过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在用车环境恶化和车市刺激政策退出的双重压力下,国内车市弥漫浓郁的悲观情绪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中国车市成为震荡市后,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产能过剩问题。
前两年,车市很火,于是,各车企纷纷扩大产能,目前正处于收获期,如果高增长难以为继,或出现低增长和负增长,那么产能过剩问题就会凸现出来,新一轮的车市价格战就会一触即发。去年8月,在车市再次转旺时,发改委发出了酝酿调控车市产能过剩问题的信息,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车市一旦进入三年震荡期,有二个问题会显现出来:
一是4S店将何去何从?
目前,京城有420余家4S店,现在如何“过冬”?年销90万辆的“大蛋糕”一下子变成了年销24万辆的“小蛋糕”,这“蛋糕”将怎样切,便成了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二是车企将怎样面对不利环境?
“治堵令” 对豪华车的影响相对小一些,而对自主品牌的冲击相对大一些。据了解,面对不利环境,众多车企已有了对策:转战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这对自主品牌反而带来了机会。可以预计,,转战或鏖战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必将是三年的震荡期内的主旋律。 沈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