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易经》


再识《易经》

喻建国

 

在我完成了对道德经的参悟之后,我想再对中国的精髓文化作进一步的了解,经过一个时期的斟酌,最后选定了《易经》,《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它是对伏羲言论的总结与概括。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是一部科学著作,已经有许多学者发现,它的论述竟然惊人地和量子力学的研究结论吻合。它所创立的人工编码系统,以及这个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后世系统论应用树立了典范。它的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而运用的系统却是极为简洁的卦符系统,就用这个简单的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象关联,从某种意义来看,它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来说,更有另一番深重的科学意义。

现代学者对《易经》也有许多评价,如中国科学院的曾邦哲做过这样的评述:“太极图是元气本原、阴阳变易、卦序组织和道、器观念的综合”并认为《易经》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同型同构数学模型的图式逻辑体系,涉及到宇宙的本原论、演化论与建构论,以及的精神与物体观念的模型化逻辑思维方法。

易经太极图,是最古典的科学模型。在运用了《太极球》与《无极球》的迭加图以后,确立了大自然母体与宇宙本体的优雅模型,并运用比类推演的简明语言和图素,描述和描绘了这个单一的模型。这单一模型图绎求解了《宇宙混沌》与《历史之和》。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求解的模型是符合《量子力学》的,生动地说明所求得的解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

《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国的儒家、道家、文学、医学、政治、军事、文化、民俗都可以从中寻觅到它的踪影,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直到目前仍然生机旺盛、绵延不息的文化活化石和灿烂的瑰宝。

“突如其来”,几乎是今人口头常用的词语;“夫妻反目”,这一离婚或离婚前的状态语;谦谦君子,用以描述礼态独到的社会人士;虎视眈眈,反映对人们具有危在眼前的恶魔的临攻状态;“与时俱进,现代最流行的先进人才素质之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反映健全人格自立的动态与效应,并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金言;和谐“社会,更是我国现代国策的精髓,也是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悉数源于《易经》。

我一头栽进《易经》,不胜激动,遍处是珠宝,左揽右撷,忙个不停,乐不思蜀,不过我一直在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忘记平和渐趋与求谐,来日方长,慢慢来,让《易经》学习为我带来全新的生活,事实上《易经》学习也的确为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我又一次体验到“好学”这一成熟心态对于人的健康延绵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