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停暖事件 责任有谁承担?
文 陶凯龙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媒体最新调查显示河南林州市大面积停暖并非因节能减排,政府为了上更大项目,主动提出“上大压小”关停优创火电厂,获得国家2300万元补贴。而事实上优创电厂并未关停,而是在供热期间仍交替满负荷发电。后被国家发改委查处,林州市炸掉供暖电厂,造成全市停暖。
看完新闻以后一句话:为了挣钱不要命了!
城市供暖是重大民生问题,衣食住行当中,住所和供暖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作为普通的市民,交钱享受供暖理所应当。
可是在林州市大面积停暖却是为了骗取国家2300万元补助款而设计的计策。这不禁让公众质疑:我们的政府官员----人民公仆是在为人民服务么?
农民偷逃过路费300多万可以判无期,那么,林州的这种套取国家补贴款的行径算不算诈骗?如果是诈骗,那么应该如何处理?作为当地的党政一把手的领导----直接责任人该当何罪?
事件发生后。更有网友指出:真的想知道停暖后,地方政府办公大楼是否暖气?抑或自己烧锅炉供暖,或者中央空调常开?
事实上,关于林州市骗取国家2300万元补助款的最终去向也成为了谜?
据统计,关于林州市骗取国家2300万元补助款的新闻出现在网络以后,仅仅网易论坛就有39000多网友参与讨论,近100余家新闻网站和平面媒体转载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轰动性是在于当地政府官员轻视民生,胆大妄为的贪污腐败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当地的主流新闻媒体上,对于该市领导如何关注民生和推动经济发展等进行大篇幅、大面积报道。
一方面向公众展示官员在歌功颂德下的公仆光辉形象,而在真相的背后是为了骗取国家补助不择手段的停暖,侵害民生!最终,伤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和民心。
林州“关停”优创获2300万补贴,当地官员称资金全部用于职工安置,优创职工表示安置费不到1000万。如果职工得到安置费1000万元,那剩下的1300万去向政府有义务向公众解释,毕竟公众有知情权。
可事实上,事与愿违。当地政府的做法不是积极改正错误关注民生,反而极力解释这些那些不能令人信服的理由。解释有时候就是一种掩饰,如果当地政府没有问题,可以大大方方堂堂正正的公开说,没有不要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其他。
从另外的角度看,政府套取国家补助款已经不是什么轰动性新闻,只不过在隐蔽的情况下,政府不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政务公开政策,混淆概念贪污补助款进入个人的口袋。
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获知信息的封闭性和政府违规不公开政务信息,另外反映出纪检监察和国家相关部委以及审计部门对于地方政府一些资金来源和去向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有效的管理,这些都给地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给予可乘之机。
如果林州市没有出现大面积停暖,恐怕套取国家补助款的事件不知道何时能够见到天日?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让公众了解真相,恐怕这些永远都是一个迷!
亡羊补牢,永远不晚。侵害民生的事件没有小事,小事最终演变成了大事。那样,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官员收到法律法规惩处,恐怕监管部门也难究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