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争利 不如与民共利 建言上海公租房


    是坐着收税,还是主动经营得利?是与民争利,还是与民共赢地产丰厚的回报?在上海公租房政策出台不久的当下,又适逢房产税即将落沪之时,建设性地说,其实地产调控,需要绝大多数人的共赢。
 
    共赢基础在于买不起房的能有尊严地租房;买得起房的能有法律制度制衡-保护个人财产并奉献给社会,追求社会平等;买得起房暂时不想买的,能有市场的机制支持其租房,也是住得体面尊严。
 
    房产税在上海的落地,无论对其方案的猜测有多少种,归根结底有人吃亏,有人得利,但受众都一样,都是百姓。在其不深究税该不该征,既然重庆试点了,那其他城市必然跟进。不过看到最新的消息,上海首批公租房建设基地之一的新江湾城项目有望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但政策中还比较含糊,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申请?如何申请?通过什么渠道? 渠道和时间,政府给到的答复是,由“运营机构”经营管理,上半年可以开始申请。运营机构基本上为各区县房管局属下的房地产运营管理机构,如徐房。
 
    其实公租房的市场供有量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有标准的设置和统一的管理,政府背景的资质的公租房体系需要一个高效的中枢系统,收集房源(开发、收购、租借)、审批申请、物业管理、租赁服务等。可以说,有租房需求的市场永远都在,其利润不菲。另一个层面,政府可以将公租房中的典型社区,经典项目打包整合在资本市场获利,其红利可以扩大其公租规模和水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利与民。
 
    房产税,公租房,一个是拿,一个是给。一个是得,一个是舍。政府舍得,老百姓也会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