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老道”和“寒喧”


“手法老道”和“寒喧”
  龚明德

  这是中央电视十台二〇一一年头一个月两档“高层次”播映节目中出现的两个硬性差错。
  “手法老道”出现在一月九日《探索•发现》的《巴国探秘》上集开始,解说四川宣汉古墓的盗墓者盗墓时“盗墓手法老道”。“老道”用在这里是用错了,应该用另一个同音词“老到”。
  查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在第八百一十八页左栏倒数第三和第二个词就分别是“老到”和“老道”。《现代汉语词典》释意“老道”为口语中的名词“道士”、释意“老到”为形容词“(做事)老练周到”和“(功夫)精深”。
  要形容盗墓者的盗墓手法老练精熟,只能用形容词“老到”。
  把该用形容词“老到”误为名词“老道”,这种误用甚至在一些很严肃的专著里都时有发生。
  倘若中央电视十台《探索•发现》节目的写稿人不见得一定是有学识的人,用错了一些常识类词语,可以原谅的话,那么《百家讲坛》一般都是专家、教授自己撰稿、自己讲授的。一月上旬开始中南大学杨雨教授连续讲授陆游,在一月十一日讲到陆游与唐琬。说陆游偶遇一别七年早已与其离婚而又嫁与别人的唐琬夫妇时,唐琬的现任丈夫为了打破僵局而寒暄的事儿,“寒暄”误作了“寒喧”。
  何以会误用“寒喧”呢?如果不是中央电视十台负责字幕制作的人单方出错,就可以视为是杨雨教授习惯性地错用成“寒喧”。她或许以为“寒暄”总得说话,当然是该用带口字旁的“喧哗”的“喧”。
  殊不知,“寒暄”的本意与“喧哗”无关,这个“暄”是与太阳有关的一个字,“负暄”就是冬天晒太阳。查《现代汉语词典》,“寒暄”的意思是“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如果以科学教育为主要使命的中央电视十台都如此马马虎虎地对待祖国文字的规范使用,我们就太失望了。所以,及时地提出这两处小小的文字差错,希望今后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