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岸关系稳步前进


今年,海基海协两会领导人举行两次会谈,签署多项协议,其中六月在重庆举行的江陈会上,正式签署ECFA,这是今年两岸关系发展一大进程。
  一年来,两岸之间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一度冲击到双方缓和气氛,所幸互信初具,终能务实理性面对。
    一、相关情况
  1.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本月十七日出席广东东莞台商协会活动致词,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有序发展、稳定发展、良性发展」。他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两岸关系已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业推向前进。
  王毅表示,将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基本思路,循序渐进推进两岸关系;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ECFA后续商谈。又说,大陆对签署投资保障协议始终持积极态度,希望能尽快谈成,确保明年上半年签署。他认为对于多年来遗留下来的难题和固有分歧,没有必要回避、也不应回避,迟早要面对处理。
  王毅说:两岸关系要不断向前推进,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倒退。稳定并不是指两岸关系发展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始终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持两岸关系不断向前的势头。不要受到人为干扰,也不要因为两岸关系以外的因素而受到影响。
  王毅提出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释放善意,相互展示诚意,避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也不要用单方面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对方。
  2.大陆国务委员戴秉国撰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文,大陆外交部网站近日全文转发。戴秉国指出,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积极而重大进展,双方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关于两岸关系,戴秉国表示,在「台湾问题」上,奉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决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并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主要针对少数台独分裂势力」。
  对于有人认为中共方面从未承诺放弃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共军费也在逐渐增加,与和平发展道路是否矛盾?戴秉国解释,任何发展道路的选择都不可能以牺牲国家重要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为代价;「中国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等利益不容侵犯和破坏」。
  3.海基、海协两会协商本周登场,两会领导人江陈六度会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是重点议题。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十四日在上海「江陈会」预备性磋商指出,投保协议来不及签署,两岸应共同努力,尽速完成。他希望第七次江陈会能签署投保协议。而前引的王毅讲话,也表示第七次江陈会将能签署投保协议,可见两岸已有共同目标,这有利于双方努力克服难题。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指出,从2008年6月份两会第一次会谈迄今已两年半,经过五次会谈之后,形式上愈来愈重视实质成果,尽量简化开会情况。他表示,过去协商一般来说比较简单,从第四次的租税到这次投资保障,两会以及各主管机关有不同要求、主张,以致这次只能签署一个协议,「这表示两会协商真的是先易后难,现在进入比较困难的阶段」。
    二、情况研析
  1.今年海基海协两会举行了两次江陈会,备受各方关注的ECFA,六月底在重庆举行的江陈第五次会谈正式签署协议,这是两岸今年重要成果。ECFA源自2005年连胡会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历经多年波折,终于实现。双方咸认ECFA是为民谋利、互利双赢、影响深远的好协议,对两岸共同发展有利,对台海和平安定有利,更对东亚稳定有利。
  两会恢复协商之后,分别在两岸共举行六次江陈会,签署十五项协议,这些都是双方理性务实、求同存异、追求双赢创造的丰硕成果,进而确立两岸迈入互信协商新时代。
  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未能在这次江陈会签署,主要是涉及层面广,部分条文困难度较高,仍待各自内部讨论及进一步交换意见,加上磋商启动时间较迟所致。
  其实去年底在台中举行的江陈第四次会谈,即未能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议,是两岸复谈以来首见。今年底重演去年场景,其实这正表明两会协商趋向成熟、务实,盖两岸协商议题有简单、有复杂,协商时间有长、有短,成熟一项就签署一项,不必为签而签,没有共识就不急着签。
  2.今年以来两岸不时发生一些小插曲,突发事件意外地激起阵阵涟漪。八月,陆委会赖主委访美期间,阐释政府大陆政策提及撤弹等台海安全内容,经媒体转述后引起大陆方面批评。大陆海协会秘书长李亚飞称两岸之所以能够用合作取代对抗,用理解消弭纷争,根本原因是双方有互信基础。正因有政治互信,两岸双方才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妥善处理一系列敏感问题,保持双方良性互动的氛围。
  十月,东京影展爆发「名称」分歧,致使两岸电影人无缘踏上星光大道,当时大陆团长江平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谈话,与台湾代表团发生口角,气氛火爆。台湾方面认为一个不友善的动作,就可能破坏好不容易累积的善意与互信,此事严重伤害台湾人民感情,不利于两岸和平发展。大陆方面解释可能是当事各方沟通不够所致,双方应在涉外事务中避免内耗。
  十一月广州亚运会期间,我跆拳好手杨淑君在场上被判失格落败,在记者会上竟发生翻译拒翻台湾媒体提问,台湾媒体集体退席抗议,一度质疑遭主办单位不公对待,台湾内部群情激愤。所幸两岸相当克制,事态终未扩大。
  现阶段两岸关系稳步前进,互信初具,正因为尊重互信,两岸关系维持正确方向前进,不至因一时干扰而动摇,亦不会因一时困难而倒退。
  3.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轴。三月,大陆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进一步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十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面对朝鲜半岛的紧张情势,北京倡议「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朝鲜半岛情势吃紧,如不幸爆发军事冲突,不但破坏区域和平稳定,首当其冲的自是两韩七千多万无辜百姓。
  对照朝鲜半岛紧张情势,两岸已建立了和平发展的主轴,两年半来,两会制度化协商更成功地树立解决纷争模式。而自二○○五年所建立的国共两党沟通平台,则持续有效运作。这都让台海走出了紧张、对抗、战争的阴影,朝向缓和、对话、和平大道迈进。当前两岸关系保持和平繁荣发展,双方确应善自珍惜,台湾民众也将从两岸关系的改善,进而体认到国民党执政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