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闻建川博物馆之大名,早就想去该博物馆看看;近期又见窦文涛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对之大加褒扬,樊建川也现场亮相,于是更激发了我前往一睹其风采的欲望。这次川西之行最后一站便去了大邑安仁镇,除了重游刘文彩公馆之外,就是看建川博物馆了。
然而,看了之后却没有留下太大的震撼之感。兴许是希望值太高;兴许是看过的博物馆太多,故宫去过,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也去过;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去过,红岩烈士纪念馆去过,北京、南京等地有关的抗战纪念馆、博物馆都去过,再加上网上这方面的东西太多了,这一类东西也就没有多少冲击力了。地震馆倒是煞费苦心,但是与北川汶川的实景比起来,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然,文革那几个馆有点特色。像我这种经历过文革风暴的人不感惊诧,倒是年轻人对红海洋、红色浪潮感到惊讶,感到不可思议,需费些口舌解释给他们听了。馆里的那些当年司空见惯的红宝书、主席像章等等如今还说不上是有多高品位的文物,只是以量多而取胜而已。震耳欲聋的歌声、口号声让人仿佛有时光倒流之感,寥寥走过的参观者表情各异,多以一笑了之罢了。缺乏的是思考。
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川军博物馆和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正面战场馆。主要因为以前这方面宣传太少。
其他馆么,多以图片为主,构思颇新,实物甚少,尚需广泛征集。所以我说形式大于内容。至于三寸金莲馆感觉是小题大作,摆在展区里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可以和民俗系列一起借放到刘文彩庄园去;还有筹建的反右馆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中,许多东西难以具象展现,只是樊先生的长远理想而已。
此次住入樊先生开的金桂公馆酒店,感觉不错,外中内西,大单间宽敞舒适,再加上饰以文革图片、实物等等(洗手间里也有),让人感觉新鲜偶有时空错乱之感。只是收费不菲,作为中国作协创作基地,拿着中国作协会员证也不管用,也不打折,有点失望,呵呵!
建川博物馆也一样,记者证、中国作协会员证都不管用,只有人民币管用,好像是80大元,一个不少。我去时是星期五,游人不多,收费高了,可能是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