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国庆,很多单位都提早下班,一方面是过节了,大家早点回家,欢欣雀跃;另一方面是大家早点回家不要堵在路上,弄得不那么美满。可是,每年逢节庆的前一天必然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从南北高架到延安高架,无不水泄不通。上海如此,北京更甚。
9月17日一场未经气象局同意就下在了北京的暴雨,导致了全城前所未有的交通拥堵。9月17日晚,北京90多条路段出现拥堵,较平日增加20余条,车速低于20公里/小时。晚高峰则提前约一个小时出现,高峰峰值时段全市拥堵道路超过140条,已超过今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17日的晚高峰持续到21时左右开始趋向平稳,比平日推后了近1个小时。许多老百姓在17日的拥堵后呼吁:北京的交通怎么了?是不是完全瘫痪了?
上一次北京市出现大面积交通瘫痪是2001年12月7日,当时也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一场并不算太大的降雪让北京市措手不及,由于缺乏预报,准备不足,当日晚间北京全城的地面交通陷入瘫痪,乘车出行的人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比平时增长了5-10倍,部分地区拥堵长达十个小时,很多市民次日凌晨才回到家。
上海可能也发生过非常严重的交通拥堵事故,但是超过十个小时以上的可能还不多,但是交通状况并不让人乐观。一方面这和市政道路建设远远无法满足车辆增长速度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城市的规划存在着唯市中心,摊大饼的中心论等问题。这不禁让笔者想起建筑师黑船纪章提出的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和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即在一个全新的区域建设高效能城市集群的思路。
前不久世博地块开拍,上海的中心还是那么的贵,而且会继续贵下去。从房产发展的角度来看,副中心和泛边缘城市在崛起,但轨道交通的延迟效应,以及人们的中心城区意识决定,向拉斯维加斯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没有中心没有贵贱的发展格局还需要时日。
中秋来了,希望回家过节的朋友,一路平安,顺顺畅畅的。朋友!佳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