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诚:降价促销将是金九银十的主流


陈真诚:降价促销将是金九银十的主流

文/陈真诚

(载:2010年9月2日《求是》理论网,原文地址:http://www.qstheory.cn/jj/jjyj/201009/t20100902_46052.htm)

 

导读:在这个“金九银十”,开发商趁机降价促销将是主流,也或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几乎不可能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市场还将继续调整…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光阴荏苒,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金九银十”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旺季。

由于正处在“史上最严调控”中,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令房地产市场成交持续多月低迷。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开发商选择了观望,坚守房价不降价,至今房价下降依然有限,离预想的目标还相差较远。

而且,在9月即将到来的8月底这一敏感时刻,在少数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上,成交有所反弹,甚至近期有部分楼盘趁机上调房价,出现了所谓“量价齐升”的现象。还有部分此前一直处于市场观望状态的开发商,准备在9月旺季到来时大举推盘,声称将趁机涨价。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市场舆论又开始显出“迷茫”,部分消费者开始担心房价因“金九银十”而再次上涨。因此,今年的“金九银十”,格外引人关注。

应该说,所谓“金九银十”,只是一种历史经验总结。基于今年的房地产调控及市场实际来看,“金九银十”,未必能说明接下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尤其从政策面上来看,系列调控政策正在得到细化和落实,相关配套措施也不断出台,这些也将促使更多的开发商会选择降价促销,使得今年的“金九银十”很难出现“量价齐涨”的现象。

近期,继多部门多次反复强调房地产调控不会松动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天内接连两次表态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打击投资投机炒房。尔后,8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目前房价依然过高,国务院对房价调控效果不满意。国家将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紧接着,8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今年4月出台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措施,有效打击了推动房价暴涨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上普通购房者因预期改变而选择观望,成交量迅速下降。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看,房价仍然处于历史高位,远高于普通购房者的购买力,将大量需求挡在门外,是影响成交量回升的最主要因素。房地产调控的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会有更多新盘顺应市场趋势,理性定价,以较低价格入市。随着一手房明显降价,摇摇欲坠的二手房价格也将随之回调,房价回落的范围和幅度都将扩大。房价下行的趋势能否确立,将在这个“金九银十”见分晓。如果调控长时间不能见效,应当适时出台进一步的措施。同时,应监督各地抓紧落实现有政策,对依旧“房价过高、上涨过快、调控不力”的城市,应当进行曝光和问责。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官方在间接地表达对房价的态度,释放继续调控房价的信号:必须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进行政策微调。

应该说,这些已经充分释放了中央政府将继续调控房地产、未来政策将继续从严从紧的信号,体现出调控房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让一些开发商原所期望调控终结或政策松动、房价返涨的幻想破灭,不得不放弃观望,降价销售。否则,如果开发商试图通过涨价来刺激销售,导致房价继续上涨,就可能导致继续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使调控变得更加严厉,加大房价调整幅度,拉长市场调整周期。

因此,总的来说,目前的市场依然低迷,市场大势并没有改变。8月底少数地区的成交增加,只是低位上很有限的增加,只是“低谜”大势中一个小小变化。少数楼盘涨价,不排除是人为操作的结果。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这些,并不能说明市场将迎来新的“拐点”,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开始回暖,而只是假回暖。

接下来,基于种种迹象,可以预期,从整体市场来看,在这个“金九银十”,更多此前因观望甚至拒绝降价而导致大量房源在囤积、现金流正越来越变得趋紧的开发商,不得不放弃观望,加大降价力度进行促销,以加快销售,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因此,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在这个“金九银十”,开发商趁机降价促销将是主流,也或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几乎不可能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市场还将继续调整。

[联系作者陈真诚:QQ622000544,电话18975123407,限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等工作联系,请注明具体事宜。有关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供求信息资料,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欢迎加入QQ群“土地交易与项目融资”(群号46389985):限基金、信托、券商、投行、银行等房地产投融资、土地买卖机构人士加入,无关者免入。实名制,申请加入者请注明个人姓名和单位名,以便放行。]

 

阅读推荐:

“行业意见领袖”背后的故事

政府加码调控主要落点在哪

房地产业或提前入冬

别用老经验分析房市走势

民愿不可违

生物低碳楼盘或最具购买价值

见底论是个伪命题

中小开发商或将死掉一批

立法禁止炒房不现实

别让楼市数据成说谎工具

打击空置须用重典

有些闲置土地囤积了17年

大量房屋空置是一个恶性毒瘤

地王渐成烫手山芋

大量空置房或逼出空房税

别让统计数据沦为愚民工具

房屋高空置潜伏房地产危机

老地王或将遭遇两难尴尬

金融调控再从紧 先降价者多受益

地王或将迎来真正苦日子

政府应积极支持生物低碳地产开发

房地产低碳化任重道远

低碳地产有望产业化 目前仍处概念炒作

民间融资成本大涨年利率最高达96%

房市别再奢望政府救市

中国房地产泡沫没有破灭

房地产调控会否再陷囚徒困境

松动三套房贷影响不了房市大势

低碳地产应当领衔低碳经济

人民币升值不改房价下调大势

国土部长断言房价下降底气何在

房租炒作将是昙花一现

房租炒作的原因分析

警惕地产“低碳”被滥用

物理低碳不是真正的低碳

开征空房税打击房租上涨炒作

2010年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分析

通胀下负利率对冲房地产调控政策

此前预测房价下降三成已显保守

房地产已进入买方市场

生物低碳已被楼盘用作营销噱头

生物低碳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价值

低碳房:住宅新趋势or促销噱头

是否低碳与房屋面积关系不大

地产“低碳”被滥用

地产低碳不能设下使用成本陷阱

新住宅运动不能作为涨价理由

房市抄底说是在有意误导市场

清算土地增值税难抑房价

下半年房价或将明显下降

房价面临双重打击

税收调控政策为何悬而未决

万科等开发巨头将掀降价大潮

房价下行动力不只来自房产税

物业税作茧自缚房产税不得不征

开发商不降价的秘密

房地产调控岂能是短命儿戏

不让房价下降相当于富士康激励跳楼

新政满月论暗藏房市阴谋

地方开始托市阻止房价下降

暂缓开征物业税

地产股误读总理讲话难继续飙红

房地产调控最大悬念

房价下降楼市泡沫依然堪忧

房市调控或出现水中挤海绵现象

万科等或成降价后起之秀

开征物业税新预兆

揭穿开发商的低碳谎言

警惕房地产调控次生灾害

央行再抽血致股市房价速跌

调控避伤房企炒房大限来了

会否因新金融危机再救房市

如果女人都走光了…

房价下跌的富人之忧穷人之虑

最严厉调控或致房价调整5年下降超50%

房地产迎来史上最严厉调控

房地产市场中了什么魔咒

2010 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房价下跌50%房地产也不会崩盘

资源性非民生地产依然值得投资

默认保护地价房价上涨有悖公平正义

八大因素证明土地调控还将加码

投资回报率是道坎

国家经济与百姓生活谁服务谁

浑浊土地市场背后充斥歪门邪学

土地调控将越来越严

房市遭遇退房滞销过剩三难题

警惕银行地产风险互动爆发

中国迪拜风险最高的十地区

地方政府拿走超六成信贷财政负债

房市正上演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