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油换成烧煤:电动到底为了什么?


 

吴广

    先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十年纯电动车将作为国家“主要战略取向”,后是16家央企电动车联盟火速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关部门频频发出政策信号,电动车已然成为时代战略。

    可是,一切依然令人困惑。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电动车?节能减排似乎是第一理由,可是电动车真的就节能减排么?

    数据显示,在日本,生产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18克二氧化碳;在德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97克二氧化碳;在美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 625克二氧化碳。而在中国,每发一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日本电力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日本、欧洲国家电力主要来源于核电、风电,而我国目前70%的电力来源依然是火电(烧煤)。

    可能还有朋友没弄明白,好吧,更简单一点,一辆比亚迪E6纯电动车充电57度可行驶300公里,在这300公里中电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实际约为568公斤;而一辆油耗为百公里8升的燃油汽车行驶300公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552公斤。没错,电动车的碳排放比传统燃油汽车更高。

    明知道电动车不能节能减排,为何还要倾全力以推之,一个原因,告别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扶持国内自主企业完成产业腾飞。但这些都不应成为我们忘记责任的理由,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已开始让全球气温飙升,我们必须考虑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漂亮的工厂还是洁净的蓝天。有些政策我们得考虑发展,但有些战略更应呼应民生。百年后回头再看,电动车在汽车业的发展长河中可能只是沧海一粟,毕竟它仅是内燃机替代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中间方案,我们的智慧应该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加大研发力量,努力提高传统内燃机的节油水平,又比如利用太阳能等等。

    不要心浮气躁,在大张旗鼓之前,我们必须再想想,发展到底为了什么?电动到底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