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涨价探市是个断章取义的笑话


房企涨价探市是个断章取义的笑话

 

    某报近日刊登文章一篇明显带有误导读者的楼市评论文章,内容大致说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成交量依旧低迷,但随着政策进入平淡期,加上“金九银十”即将到来,陆续有开发商试探性“涨价”以考验市场。其中广州有楼盘最高涨价24%,北京33个新盘逆市涨价,上海降价盘仅仅微增1个……。近日该文章相继被多家媒体转载。由于断章取义及误导读者情况笔架突出,特意说说我的见解:

 

1、偷换概念说涨价。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是“广州:有楼盘最高涨价24%”“北京:33个新盘逆市涨价”“上海:降价盘仅仅微增1”,光看三个标题,得出大标题结论“新政4月京沪穗涨价盘大增 开发商涨价探市”是完全合理的。但读了内文和文中最后一段你会非常纠结,因为文中说的实际内容是:跌价比涨价厉害,市场还在观望。所有小标题只是节选了市场某一个片断,大标题更是把个别特殊情况表达成市场普遍现象。

 

2、掩盖事情说涨价。文中说广州某楼盘涨价24%,但实际涨价原因是因为此次推出产品品质不同所造成的,并不是原有产品在原价格基础上提升价格24%,先后两批产品景观朝向都有巨大差异,好方位、好景观的产品买高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最后竟让被说成了涨价,文中掩盖了不同产品所造成差异的这个事实。除此处以外,文中多次提到某区域某楼盘如何大幅度提价,但只有实际操盘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目前行情下大幅度上涨的成交价格,最大的原因是产品品质本身的差异。没有任何利好的情况下涨价等于把客户推给竞争对手。

 

3、 断章取义说涨价。文中另外提到北京33个新盘逆市涨价,个盘涨幅最高为11.11%,于是判定北京市场出现“逆市”上涨的势头。但读完全文便觉得标题有问题,内文提到通州某楼盘降幅为37%,其降价幅度远比涨价盘幅度高,不考虑供货品质差别,单这一要素便应该得出跌价的结论,但作者不单得出了涨价这个结论,还使用了个非常抓眼球的标题。其实稍加关注便可知道北京最近的成交均价基本没有太大波动,甚至还存在被降价之嫌(控制高价盘入市时间),所以根本不存在逆势上涨一说。

 

    就提三个,其他问题还很多,不一一说了,其实这类文章是到处是。观点预置而后再收集素材。为点蝇头小利就露骨地摇旗呐喊。标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内容却是空泛逻辑混乱。现在的风气,现在的某些人……,无语……。

 

 

邓浩志

201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