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柬能加强什么样的警民关系


      网友“光阴无刃”发帖称,前不久一商家朋友收到一份请柬,请柬上盖有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分局大寨派出所的大红公章,邀请人处是“大寨派出所”。什么事呢?派出所乔迁,邀请商家朋友前赴宴。据说,辖区内的不少商家都收到了请柬。此事网议纷纷,普遍认为派出所是在向大家要礼,而派出所则说是为了加强警民关系,请大家来聚一下(《成都晚报》8月17日)

      公众普遍担心派出所借机敛财,而派出所也表态说,当日确实收到“推不掉”的万元礼金,后来全部退还了。其实,我并不认为派出所真的想借宴席生财,那样理解太狭隘。堂堂一个闹市区的派出所,怎么可能会滥施请客收礼这一套俗把戏?我真的以为,派出所宴请商家确实是在联络警民感情、加强警民关系。当然,这也是公众最担心的,请柬能加强什么样的警民关系呢?

      派出所大红请柬大宴商家,战战兢兢也好,欢欢喜喜也罢,想来赴宴的人一定不少。战战兢兢可能是心疼礼金,或者担心送不合适;而欢欢喜喜则是刚好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窃喜有了一个结交警察的堂皇机会。可见,四川这个“大寨派出所”警官所说的“加强警民关系”,所言非虚。

      对于战战兢兢、心疼礼金的商家而言,出于对现实社会生态的深刻了解,即便是颇有腹诽,也会本着花钱消灾的心里去喝下这杯糊涂酒。生意或大或小,而维持一方治安的派出所却始终是吃罪不起、需要尽量维持好关系的。不只派出所需要良好的警民关系,那些常年游走于商场之上的商家更需要。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愿意将派出所的请柬贴到网上、公诸于众。与一个平安的经商环境比起来,赴宴花掉的那几个礼金,其实是可以看做平安符、赎买金的。

      而对于欢欢喜喜、有心结交警察的商家而言,这样的宴席实在是及时雨。平时公务往来,受身份制约,大家的躯壳都比较坚硬,拉近关系的机会不是很多。经此一席之后,警民关系肯定会在觥筹交错之间牢牢地加强,要是喝好了,成为哥们朋友也未可知。中国的国情大率如此,能坐到一个酒桌上,关系自然会亲近几分。以后大家有什么事情,或通融、或转圜,甚至在自由裁量权之内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若说是“保护伞”,其最初不也是一席酒、一席酒吃出来的?

      可见,此种请柬加强出来的警民关系不过是酒肉之交罢了,并不是一种积极、健康、融洽的警民关系。经此宴席所织就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公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合流和勾结。因为其更注重长远的利益关联,其危害性也就远大于当场交割的礼金收受。一旦这样的“保护伞”撑了起来,警察以强力保护特定商家的利益不受损害、不被干涉,并从中获得即时或预期红利,则受到损害的只能是这个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既然是为了“加强警民关系”,何不把辖区那些低保户、残障人士等等的“民”都派发一张大红请柬?说到底,在这个事件中,要紧的不是大寨派出所退不退礼金,而在于根本就不应该如此大摆筵席、明目张胆地出让、预支公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