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文物保护图穷,经济考量匕见


      日前,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曹操高陵9月份将对外开放,门票价格初定为60元。据说,即将建设完毕的曹操高陵展厅,是“应广大游客的要求”而兴建的。还有专家向政府建议,曹操高陵因其深远的影响,票价起码要定在百元以上。(《大河报》8月16日)

      这一权威消息的发布,使得此前安阳义正词严的辟谣成了一个笑话。今年6月,针对“70元一人次”的门票传言,安阳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曹操高陵办公室副主任贺志峰曾专门辟谣“纯属谣传”,“文化产业类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文物保护的幌子扯过之后,对于利益的追逐自然就图穷匕见了。只不过,安阳方面有些太性急了。

      安阳曹操高陵的开掘利用,堪称神速。开始发掘没多久,即在2009年的最后两天匆忙发布“曹操墓惊现安阳”的消息;很快,这个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曹操高陵即跻身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而在遭到社会普遍质疑之后,又匆忙搞起了电视直播……在这个“活报剧”式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并不能感受到考古发掘的审慎、精细以及发现的愉悦感,而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喧嚣的终点,也就是功利考量的起点。

      即便是眼下确定的60元门票价格,也语焉不详、含混不清。一会儿说这个价格是高陵展厅的票价,一会儿又笼统地说是高陵门票。那么,这里边到底包不包括曹操墓的参观费用?如果不包括,一个区区787平方米的展厅收费60元未免太贵;如果包括陵墓,则又不免与安阳此前的信誓旦旦的文物保护承诺相冲突,从而坐实了外界的猜测。

      新华社此前报道,安阳县正积极尝试市场化运作,建立资金筹措平台,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当地已决定投资6000万元修建一条从安阳市区到高陵的快速路。而安阳市常务副市长马林青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要由起初的“爆炒、轰动、震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拉动效应。可见,文物保护云云,不过是旅游开发的一个由头而已。甚至,当地也未必真的关心曹操墓的真假,只要轰动效应足够、能够转化为市场效应,其他的事情并不重要。

      其实,文物景区向公众开放并收取一定费用,并非完全不可以。收取的这些费用,也应该主要用于文物的保护,使其尽可能成为公众的共同财富。正如安阳有关人士表述的,曹操高陵具有“深远的影响”,适当的收费也是分流游客的途径之一,目的还是为了文化遗产的长期存续。但是,必须明确的是,不能刻意于经济利益的考量。更不能倒因为果,本末倒置,将旅游开发、门票收入当做文物发掘的主要动力。

      从中国丹霞申遗花费十几亿元的巨额费用,到一入世遗名单马上酝酿门票涨价;从蔓延各地的名人故里争夺战,到曹操墓60元的门票价格,均折射出眼下这场地方历史文化热中利益主导的身影。不可否认其中确有专注于历史文化遗产永续利用者,但更多的,则是期望通过短期基建拉动经济、塑造形象,从而不可避免加剧文化遗产破坏的行为。此种主导性思路不除,则文物厄运永无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