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吸毒者的行为与正常人群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是用“药”压倒一切;二是生活一反常态;三是谎话挂在嘴边;四找钱不择手段等。
从吸毒者的特征看,与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似乎有些共通之处。
1、 中国社会GDP高速增长,但矛盾重重,可社会管理者注重“稳定压倒一切”。
2、 2009-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呈现多种反常现象,与大多数人的期望反向运行。
3、 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本质特征和宣传口径与社会实际,其态势是文不对题。
4、 人群利益分化,各类差距拉大,占有优质社会资源主体赚钱方式已不择手段。
上述四条与吸毒者的特征基本一致,虽然没有摆出事实,但总体上,中国经济社会事实上如吸毒一般,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上瘾了。甚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说:“中国2010年第二季度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初,毛主席的“赶英超美”的理想,只剩下“超美”一项了,按GDP增速计算,只是近20年内的事情。似乎“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条件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GDP数字世界第二,只对各级官员有意义,对老百姓过日子,尤其是对不占有社会优质资源群体而言,基本没有意义,从个人感受来说,甚至是有害的。如:对富士康跳楼者来说,是有害的;对大连原油码头来说,是有害的;对吉林化工桶冲入松花江来说,是有害的;对甘肃陇南地区泥石流来说,是有害的;对内蒙古草原变沙漠来说,是有害的;对南京塑化厂大爆炸来说,是有害的;对煤矿的矿工来说,是有害的……
GDP数字世界第二,是国有土地资本化带来的;是过剩产能行业高价进口低价出口带来的;是两千多万农民工的血汗与生命换来的;是各级政府巨额低效、政绩、形象工程投资带来的;是对大自然过份略夺带来的;是对土地、大气、水体污染与人体损害带来的……
GDP数字世界第二,使发达国家普遍嫉妒;致美国全方位围堵;引国家发展空间受限;诱自然灾害频发;致生产安全事故成常态;挑起利益群体矛盾;推高住房价格……
连续多少年,国家经济增长年度计划都是8%左右,而实际都是8%以上。甚至世界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中国GDP增速都超过了8%,其他年份都在9%-12%,而各省市公布数据超过10%几至20%几的大有人在。这种“GDP大跃进”与1958年的“大跃进”基本没有多大区别了,表面上与那时的大跃进似乎要科学许多,但本质上没什么两样。如城市建设强诉、土地拍卖成地王、房价高到省部级干部自称买不起、绿豆与大蒜贵如肉……
高速度就意味着畸形与变异;高速度就意味着好大喜功;高速度就意味着目光短浅。高速度就可能意味着寅吃卯粮;高速度就可能意味着吃子孙饭;高速度就可能意味着破坏自然;高速度就可能意味着“汶川、玉树、舟曲”。
中国经济增速8%就够了,经济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为数字服务的。大多数人觉得幸福,1%的增长也行,若是有10%以上的人口,感到生活痛苦,经济年增长20%,对执政者来说,反而是坏事。因为大块头的中国经济,再是高速度(两位数),就会引发自然生态、原(燃)材料、人群与国际关系紧张。
中国需要抛弃“GDP 崇拜”,“戒除毒瘾”,树立“幸福主义”发展观。
201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