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安排女囚犯与丈夫相会体现管理人性化
刘纯银
8月13日上午,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河南省郑州女子监狱高墙内的60名服刑人员在监狱活动大厅内与丈夫鹊桥相会,另外,还在该监狱的特别安排下,特邀婚姻心理专家在现场为这些服刑人员夫妇进行婚变心理辅导等帮教活动。(8月14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监狱作为改造服刑人员的场所,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需要体现出特有的威严。同时,一个人触犯刑律,走上犯罪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丧失了良知和人性,良知的丧失和人性的泯灭是走向犯罪的重要成因,而人性和良知的复苏不仅需要法律的矫正,更离不开道德的治疗和人文的关怀。而道德的治疗和人文的关怀不仅是一句庄重的政治口号,更包含有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涉及人们经济活动、政治权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次郑州女子监狱安排60位女囚犯与丈夫七夕相会,就体现出我国监狱管理的日益人性化。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在消除罪犯情思之苦的同时,也促进了罪犯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稳定,有利于罪犯安心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早获新生。正如专家所说:“司法走向人性化,不是纵容犯罪,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罪犯;不是对搞什么特殊化,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每一个人的权利。”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说,监狱工作的质量,往往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的文明与进步程度。
相比之下,当前仍有少数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讯逼供,这不仅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也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暴露出这些单位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近几年因刑讯逼供而引发的刑事冤、假、错案常见各媒体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丧失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地践踏了法律的尊严与国家的权威。
古人云“人之力发自于心,心旺则事盛”。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倾向于人性化管理,原来搞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的客服中心也在悄悄改变某种做法,以适应人的需求。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对如一个监狱单位,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罪犯,要与罪犯沟通、交流,要激励罪犯,要从根本上缓解罪犯压力,这与教育罪犯、改造罪犯是一致的,也是让罪犯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人性化管理是多方面、长期的,是从上至下的一致体现,这绝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不是某领导的口号,也不是一时的冲动。既要从重视人、理解人上体现,又要从他们的生活设施,休息场所上体现;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生活细节入手。要知道管理者每个动作、每个眼神、每个微笑都对待罪犯的教育、改造、生活及今后的信心造成影响。正如河南省郑州女子监狱的副监狱长谷世清告诉记者,此次帮教活动,旨在借助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除了要给服刑的妻子创造一个向亲人表达忏悔和爱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希望服刑人员的丈夫能够给予她们更多的亲情支持,鼓起生活的勇气,增添改造动力。
真心期待司法机关多一些“人性化”管理,少一些刑讯逼供,从源头上避免“躲猫死”、“喝水死”等事件再发生,使罪犯的人性与良知在人性化教育中得以升华,促进他们树立重新做人、踏实改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