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纪行
——流水账之 8月8日
深圳,大亚湾,原本我并不想去。
不是不喜欢,而是这些年,为生计而奔波于传媒江湖,对于休闲和观赏风景,似乎已经失去了兴致。
在封新城和陈朝华的强烈建议下,最终,我随陈朝华一起,前往深圳。
此行确实不虚。
因头天晚上与新周刊的朋友们一起庆祝,折腾到凌晨3点半。前往深圳的路上,则成了我和陈朝华休整调养的时间。
一路呼噜,一觉醒来,已到南澳。
南澳和广州一样,到处在挖、盖,原本上好的道路,坑坑洼洼的,颠簸得很。
深圳的朋友介绍说,要开大运会,赶工期,不过,为啥把路挖成这样,也不清楚。
中午饭是在大亚湾边的一个农家菜吃的。我在广州时,也很喜欢这种休闲的吃饭去处。
招待我们的主人,晓昱,也是媒体出身,围脖控。
这个世界确实很小,晓昱还是老朱中山大学的师妹。
围坐一起的,除了我和朝华,晓昱和她的同事之外,还有体坛周报的朋友李胜,亚洲周刊总编邱立本和他的公子。
饭吃的很开心,果然是上好的农家菜,尤其是鸡肉,最为出色。
饭后,入住万科浪骑游艇会,这也是中国杯帆船赛的码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听闻,我并不知道,中国人对游艇和帆船的爱好也已经很有市场了。
世界,永远在我们生活的经验之外。
真正发生的,多于我们的经验。里尔克在诗里说。
晓昱她们搞中国杯帆船赛已经两届了。第三届今年十月底举行。这次来深圳,是晓昱邀请我们,体会一下帆船和出海的感觉。同行的,还有上海来的两位美女。
在游艇会,香港同胞辉哥,中国杯帆船赛赛事顾问,先给我们做了些介绍,让我们对帆船有了初步的概念。
出海的时候,我学着当了升帆手——在广州前往深圳的路上,王小左就开玩笑说,我的体型适合当升帆手。果真。
刺激。手忙脚乱。
如果说用一各词来描述第一次升帆出海的感觉,虽然只是在大亚湾里,这两个词依然适合。
后来辉哥告诉我们,我们的航速大概是7-8海里左右,还不错。虽然,我们船上的船长,是位女孩子,山东人,她说,有7年帆船航海的经验了。
这让我很惊讶。
晚上,在山上用餐,临海凭风,竹影憧憧,把酒笑言,气氛热烈。
与邱老师聊媒体。邱老师认为,如今内地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的时代。
邱老师的公子,在美国上中学,不过,好酒量,有乃父之风。
感谢晓昱的美酒。
餐后,一起坐游艇出海夜航,钓墨鱼。
深夜的大亚湾,碧海远天,海风轻拂,海浪微澜,白云悠悠,满天星星,飘荡在海面上,红粉美酒,凭海临风,看陈朝华钓墨鱼保罗,倒也是很有味道。
感谢封新城陈朝华,感谢晓昱,这个机会,让我对世界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