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PBOC)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胡舒立采访时称:“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了。”虽然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3800美元,远不及日本和美国。与此同时,易纲认为,中国仍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此前,2010年5月6日,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SCAP)发布报告认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预计增长幅度将达7%;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9.5%,印度预计达8.3%;“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以及其他多家机构的预测显示,依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中国将于2025年左右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事实上,有专家认为,日本和美国一样,其经济发展均处于成熟阶段,也都处在经济发展可能潜力的边缘,因此不得不依靠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而中国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乐观,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迷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认为,中国201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且从出口、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各方面来看,经济回暖势头都相当显著。但对于货币政策,由于中国2009年贷款总额达9.6万亿人民币是普通年份的两倍,由于2010年新增贷款将达7.5万亿人民币也达到普通年份的1.5倍,黄益平据此认为,2010年国家会采取“回收货币”的政策,但具体收多少还不确定,因为“2010年的风险非常大”。
2010年7月,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为51.2%,比2010年6月回落0.9个百分点,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2010年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预示经济增长回调态势还在发展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PMI再度回落源于季节性因素和宏观主动调控的结果,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我国经济经历一季度过快增长后增速出现平稳回落。毋庸置疑,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2010年7月30日,财政部税政司公布了“2010年1-6月税收收入情况分析”,2010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38611.53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0.8%,数据表明,税收收入增幅已明显回落,2010年5月份增长23%,2010年6月份增长20%。
2010年7月31日,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在财富天下中国行(深圳站)2010年下半年股市投资策略峰会论坛上表示,未来12个月全国房价将有10%-20%的跌幅,此次房地产市场震荡可以描述为短泡沫+短调整,但认为宏观经济方面没有必要担忧。
由于2010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2.4%,这表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政府认为经济衰退程度比预想的更加严重,从而加重了市场对经济复苏势头的担忧。美国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经济发展肯定会产生影响。
综合国内外因素,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在经历经济增速回落,在经历房地产业的调控与未来新产业的建立。相关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二次衰退风险加大,我们应高度警惕;新产业构建与产业重新布局,我们应全力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