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士康内迁的含义


财经周评(10-35深圳富士康内迁的含义

彭澎

富士康内迁与其生产成本的构成有关。代工企业的人力成本大致占工厂成本的比例是关键原因。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底部的代工企业,其主要成本在于设备和人力成本,由于设备成本较为固定,人力成本就可能有一定的灵活控制的空间。而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但新劳动合同法、80后员工等因素都提升了人力成本。

对于一个现代代工企业来说,成本构成包括土地成本、工厂车间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培训成本、工资成本等等,其中,人力成本最为关键,也是可以压缩的主要成本。面对跳楼的压力,富士康已把深圳工厂工人工资提升了30%。以最低工资为例,从900元提升到1200元,并预计对通过考核的人实施66%的加薪,这在成本上对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据了解,富士康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与委托商协调产品价格,直接的后果是世界开始了不再享受中国产商品的物美价廉的时代;另一方面,富士康启动搬迁战略,向内地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否则就可能向其他国家转移,但这有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文化等方向的难题。

内迁之后,能发生变动的成本主要是土地成本、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等。以深圳和河南郑州两个城市作为对比,显然管理成本因为分散管理而将增加多少,物流运输成本也会增加,但土地、仓储、人力成本会相应降低,一是两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同,二是土地成本可能会因河南政府给予优惠而降低,材料运输及电力成本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内迁的代价就是取得平衡点,人力成本的降低与运输成本的提升之间要有抵销的可能。另外,管理人员的内迁、订单时间要求提前等因素也要考虑。

内迁之后,总体上的经营成本会有所降低,内迁的行为会给富士康带来一定的好处。不过,虽然内迁还可能从土地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地方优惠,但目前来看,如果没有税收前景,当地政府不可能长期提供优惠政策。即使短期内会在GDP贡献方面有所体现,但直接收益也是地方政府看重的。

此外,如此大规模的搬家对于一家代工企业来说,其综合成本也是要考虑的。除了要在节省的人力成本上与增加的运输物流、管理文化、订单时效等成本上进行平衡之外,原材料的供应、地方政府的支持、员工来源的变化等也对企业的重新定位有影响。

.综上而论,富士康搬迁表面的理由是人力成本上升所致,但向内地迁移的综合成本可能并非所愿。深层次的理由是向深圳当地政府、企业员工、社会舆论表明压低工资情非得已,多少也是施加压力的一种形式。因为可能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提供更便宜的劳动力,但那些员工有中国员工这么遵守纪律、相对有文化素质吗?比如作为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其员工愿意如中国员工这样默默无闻地不断加班,而不受到有关政党的干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