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可摧毁的纯真》--钻石途径系列之四
真正的整合就是彻底结合灵性与物质
学生:如果你的工作会造成不平衡的发展,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对治它呢?
阿玛斯:如果你的工作会使你的人格发展得不平衡,那当然可以去找一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工作;或者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觉知,看看不平衡是如何产生的;你也可以投入其他的活动来跟这些力量抗衡。或许还有其他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只能想出这些对策。许多人没有能力选择足以带来平衡感的工作,这类人由于无法脱离自己的工作,所以必须借着其他的活动来保持平衡。譬如某些人的工作必须久坐办公室里打字,那么他们就需要另选一段时间来运动。
这种使生活保持和谐平衡的观点,是很实际而符合常识的,也就是要看见背后的真相。人格总是试图模仿真人的生活,但因为和本体脱离了,所以做出了许多虚妄的事。不过人格还是想活出真正的生活,它想同时拥有成就、关系及工作——这些都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可是人格无法正确地生活,因为某个要素不见了。平衡的生活涉及人际互动、关系、工作、创造力的展现,以及各式各样的活动和享受。人格发展出了运动、艺术、文学、娱乐、哲学以及科学:这一切都是真人的日常活动,但这些活动里必须注入本体的存在性,才能变得真实。真人的生活不需要把这些事情排除掉,而是必须以真实的方式去做每件事。你可能以真实或虚假的方式结婚,也可能以真实或虚假的方式工作。由于缺乏真正的智慧和体悟,所以人们无法以真实的方式去做这些事。我并不主张弃世修行,或者撇开生活里必须做的事去过简约的苦行生活——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你仍然可以拥有世间成就,以舒服精致的方式过日子,享受地球上美好的事物,而仍然百分之百地属灵。真正的统合就是彻底结合灵性与物质。当物质面与精神面的努力彻底结合时,人格就完整了,这时两者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否则的话,你仍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你只活出了一半的面向。
一个完整的人并不是没有性生活或不喜欢性爱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会以真实的方式进行性爱活动。所谓的真人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仍然喜爱美食,而且会以达人的方式品尝美食。
因此当我谈到平衡与整合时,我指的并不是把你生活的某个部分抛弃,去拥抱另一种东西。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你的弃世是虚假的,拥抱一切才是真实不虚的。抛弃生活里的某些东西以便拥有某种体悟,其实是比较容易的事。譬如:“我要到寺庙里生活。我只想打坐,这样才能开悟。”你当然可以做这种选择,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这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过你当然可以这么做,而且有许多人都在做这件事。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当然没什么问题,但这毕竟不是完整的人生,因为它偏向的是本体或存在的生活方式。那行动这部分又该怎么办呢?你仍然得去商店买东西,为自己做饭,第二天早上仍然得去工作,这些都是另一半的人生啊。当你在寺庙里打坐时,有人会为你做饭,把你的食物放在你的门前,因为你一天只能做一件事。但这决不是完整的人生。可是工作、追求成就、赚钱和结婚等,也不是完整的人生。前者倾向的是内在生活,后者倾向的是外在生活。其实内在与外在都应该兼顾,否则人格就无法完全整合,而且分裂也会因此而产生。但整合是相当不易的事,而且是非常非常罕见的。
成熟的人有能力结合施与受
遇见一个真正成熟的人相当不容易,这跟遇见一个开悟的人是不一样的。从真正成熟之人的角度来看,开悟虽然必要,但仍嫌不足。开悟只会让一个人看见以往未看见的可能性。一个人愈是成熟,愈是完整,就愈不会偏向自私或无私。属灵的人是无私的,永远在为他人奉献,世俗之人则永远是自私和贪得无厌的。但成熟的真人却能结合施与受,变成一种完整的行为。有些东西要给自己,有些东西要给别人,中间没有任何冲突矛盾。
因此这和道德无关。你不会说给予是很好的事。没错,给予的确很好,但接受也很好啊。你的确应该服务人类,但如果每个人都在为人类服务,那真实的生活又该怎么办?如果你为你的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人生,你的孩子又为他的孩子牺牲奉献,那么谁又能真的生活呢?因此施与受之间一定要达成平衡,而平衡往往是最自然的事。当一个人在给予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给予,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施舍。当他在接受时,也不觉得自己在接受什么。他只是做必须做的事罢了。当情况需要你去做某些事时,一个真正整合的人就会去做它,至于这件事是为谁做的,却不重要,因为他的行动会从每个层面、每个面向去考量,包括生理、情绪、人格、本体、存在、现在和未来。
这样的行动并不是从算计的态度产生的。只有平衡的意识才能有平衡的行动,在这样的行动之中,本体的能量会自然流动,而流动的本体能量就是行动本身。本体的智慧能够从所有面向产生作用力,并且能整合到一个行动里面。它的智慧是超越头脑和觉知的。如同我说过的,这样的行动有可能出现,但必须下许多工夫才能体现出来。你或许要花一辈子才做得到。这是一件不断在发展中的事,你可以成长、成长、再成长,因为成长是没有止境的。
你的内在工作不会因为这个团体的结束而结束。你的内在工作将会持续一生,就好像学习做画家一样:人有可能到了某个阶段突然变成一名完美的画家,然后就到此为止了?优秀的画家永远可以变得更优秀,你不能说:“现在我已经会画画了,我已经是个优秀无比的画家了。”因为你的技术永远可以变得更卓越,这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认为人格的发展有止境是个不合理的想法。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进化。或许不和谐的状态会停止,但人格的发展本身是没有止境的。这意味着一个完全整合的人在30岁的整合状态和40岁是不一样的,而且20世纪的一名在30岁达成整合状态的人,跟21世纪的一名在30岁达成整合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人类一直在成长。
因此,我希望这次的谈话,能帮助你们去除想要达成某种境界的预设心态,发展出更成熟、更平衡的认识。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