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黑中介,规范人体器官买卖市场


打击黑中介,规范人体器官买卖市场

              李清

   人体器官买卖乍听起来令人不寒而栗,然而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情况。目前,每年大约150万的病患需求催生了这一新的行业——人体器官买卖。前些年在河南、安徽等地出现非法买卖血液的现象,一些“血头”从中获利,可是由于卫生条件太差致使许多卖血者感染上艾滋病,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如今器官买卖市场开始勃兴,“黑中介”从中渔利更是触目惊心,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其危害程度恐怕不会亚于血液买卖。

   据媒体披露,最近河南省鹤壁市一家黑中介像豢养动物一样供养十几位年轻器官提供者,最大的不超过25岁,最小的才19岁。其中一位杨念将自己肝部的百分之六十卖给北京的一名癌症患者,患者付款15万,杨念仅得2.5万,而中介从中竟渔利12.5万元!此事发生后,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有人认为拜金主义泯灭了人的良知,道德沦丧为金钱的附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买卖的;还有人认为,越是追求经济利益,越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惩办力度,强化法律的威慑力;也有网友认为,允许人体器官买卖,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只是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中间商的不法行为,使器官提供者得到更大的合法利益。

针对人体器官买卖的现象,我们认为它至少暴露以下几点问题:

1、      1、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2、       有些报道称这些器官提供者,大都家庭贫困,没有经济收入,所以才被迫走上这条路的。但是贫困并不是卖器官的正当理由,我们发现,所有器官供体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完全有能力打工挣钱。可是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不求进取、贪图享乐、好逸恶劳,而又抱着发财的幻想,因此走上“卖身”这条路。所以我们呼吁社会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力度,教育他们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堕落成为他人买卖的商品。

3、      2、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 

4、      的确不排除因为家庭极端贫困,又急需大笔资金的情况,有些人才无奈出卖器官的现象。这就要求全社会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尽最大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帮助弱者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5、      3、社会管理问题

6、      以前死囚犯器官被买卖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近些年来随着死刑的减少,地下器官买卖市场便活跃起来。如何整治这一非法行业,成了国家管理的当务之急。

7、      人力健康资本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从长远来看人力健康资本的增长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今医学不但推动了人力健康资本的增长,而且还催生了“健康人体资本”问题,人体成为商品,成为交换的资本。对于人体器官的买卖,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以及伦理学家应该好好认真研究,给出明确的科学回应,以疏通社会的误解。

8、      我们不提倡人体器官买卖,但是有偿捐助还是应该给予鼓励的。对于地下器官买卖应当严厉打击,制止各种不法行为。针对这一市场行为,国家应健全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其运作程序,使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最后我们建议,对于一些犯罪分子,应当以减刑的方式鼓励他们捐献器官,以弥补他们对社会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