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大蒜,这是传说。两年前,一袋40斤的大蒜才两三元钱,今年这袋大蒜要价200元。河南大蒜身价短时间内暴涨100倍。一个大蒜一元多,超市标价卖到19元/千克,比肉贵、比蛋贵,更比白菜贵,你敢相信这还是大蒜吗?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商人曾去阿拉伯世界找寻商机,结果他发现那里没有大蒜,于是他回到国内专门带了一袋大蒜到阿拉伯帝国送给那里的皇帝。皇帝品尝了从东方带来的大蒜觉得非常美味。于是便对这个商人说:你带来了如此美妙而珍贵的宝物,我只有用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同你交换。于是便把商人带大蒜的袋子装满了黄金。
(看似平常普通的大蒜不断上演着价格传奇)
传说归传说,谁也不会去考证。但是,眼下大蒜演绎的传奇,却在真实上演着。不知道是祸是福?无独有偶,也就是在本星期四,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美股盘中暴跌近1000点,超出了市场预期。虽然还在调查是否有明显的交易错误和程式交易问题,但业内人士却一致认为,这实质是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资金避险的本能反应。
虽然,大蒜暴涨与股市暴跌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如果放在同一个背景中进行考量,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关联性的意义。一方面,大蒜的暴涨,虽然不能排除其中人为炒作的因素,但是更能说明的是由供求规律的作用,特别是农产品生产中的信息匮乏导致的供求不平衡性、不协调性。因此暴涨之后面临的必然是暴跌。而更重要的是,农副产品多半是物价上涨的源头,小小“菜篮子”实质上反映着宏观经济的大信号。另一方面,相对于大蒜来说,股市的暴跌虽然成因更为复杂,但是,当全球股市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一致的时候,就需要深刻分析其中的背景了,不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原因,导致美国的、欧洲的和亚洲的股市全面下跌。这种看衰的心理传导还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说不定它就是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欧洲被主权债务危机推波助澜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呢,事实上,无论是专家学者的分析判断,还是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真实感受,都会发现,这场危机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容易结束。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再到“欧猪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及西班牙,简称PIGS)的经济也或将继续恶化。这说明欧洲经济已经步入W的调整轨迹之中!并可能是一种连锁反应,进一步扩大波及面,从而延缓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看来,不管是大蒜的暴涨,还是股市的暴跌,其指标性的意义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大蒜的暴涨这件事来看,其实是在物价特别是菜价大幅上涨、且居高不下的背景中,这种暴涨绝对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可能是CPI昂起头颅的先兆,预示着通货膨胀已经从预期逐渐变成现实,它必然加剧宏观调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它和防止股市暴跌拖累中国经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得我们既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抑制措施不当而造成经济下滑、重新陷入危机之中。因此,在抑制通货膨胀与防止经济下滑两难选择的夹缝中,寻求一种艺术性的调整和妥协是最为紧迫的选择,而把中国经济真正带进可持续、较快发展的轨道中,尽力避免欧洲的痛苦在我国重演,则是当前宏观调控的艰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