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评录29 中国人看得懂世博会吗


    这一段时间,是中国的世博会热,不是一般热,而是热若曾经的地产和股票。中国是有这个传统的:什么东西被由上而下关注了,便举国群聚。我的朋友,在世博会开幕前就早早到了上海,至今还没能如愿,因为拿不到入园的门票。而更多的人,也都在QQ上留言,要去看世博会呢。但是,在我看来,这个世博热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以今天的中国群体意识和科普水平,能有几个人看得懂这个世博会?我看,不会超过5%吧。去年年底,中国科学院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稍具科普基础常识的比例,只占被调查人群的2.6%,可见国人的科学水平了,而这样的科普常识,也不过只是太阳系有几颗行星以及地球的基本构造这类小小知识,所以,我预计5%,已是非常乐观了。对这样的乐观,看客不要生气。


    单说这场世博会的开幕式,虽然是不夜如昼华彩四溢,但浩大的编导工程以及光电能耗,加之焰火表演的空气污染,以及只为震撼效果而不惜的浦江禁航,相对于城市美好的主题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刻理性,已是一个很不搭调的开端。从中也可看出中国只求表而不求实的一贯作派,更显出好面子的集体小农心理。相对于当前中国各地出现的电荒煤荒与地方财政荒来说,如此的铺张,已是惊人的浪费了,当属最大的不可取。然而,每每临到此,中国力争世界第一的心理,意欲客气光鲜的虚荣传统,总是要占据上风,一如各城市作祟依旧的GDP政绩观一样。


    对于世界以及世间之事,中国人并非不关注,而是很关注。不过只是关注的方式与方面与世界有诸多的不同。中国所谓的关注,更多被诠释为看热闹,所以,不热不闹不成中国,更非特色了。以至于绝大多数的公共活动,要么是政府担纲发动和组织,举一国或一地之力,气势宏大。要么则是看客们的围观,以致街头聚众,往往都忘了还有秩序。到了朋友欢庆,大多都是失了章法,而即便是官场与商务交谊,更是常常不省人事,到了不喝倒不是好汉、不是好部下、不是好伙伴、甚至不是好东西的人格价值评判程度。这样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单让世界头痛,也让我们自己颇伤脑筋,但同是中国人,加之有长官和利益在前,所以也就不得不继续遵循了。放在今天的文明世界,这样的文明与遵循,又是何其丑陋!所以,以这样的集体共识面对今天的世博会,真正看得懂和看得进去,答案早已不用怀疑,而是现在就可以得出定论。在此,我还可以大胆作出预测:一个月之后,国人便会开始对世博会放出牢骚,抱怨没好吃没好喝也没好购物和好随便以及没有让他身价好擦亮显摆的地方。至于更久之后,上海人自己对于世博会的热情,也就当若昆明人今天看世博园了。


    其实真话也是有人说的。上海市长韩正就坦言,当初上海来承接这场世博会,不过也是一个传统的争面子,所想只是既为国家争光也为上海争机会,顺便发展发展,扩大扩大,直到真正承办下来了,真正与世博对接了,这几年的磨合,才明白其中更加深奥的道理。以一位直辖市市长、中国第一大国际都会的最高行政长官身份,说出“深奥”这两个字,足见世博会的份量了。而这样的份量,当不是鲍鱼和美食、名酒与座驾时,中国的官员与大众们,以及众多追求于利润的企业们,包括那些心神不定于当下房产政策的开发商们,又有几个能真正知晓和认识得到呢?区区一日半晌的走马观花,不仅官员不知,企业不懂,那些惯于跟风的百姓之众,更只会继续他们惯常的热闹了,留留影,拍拍照,看个新鲜,大致如此。而至于在世博会上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更多当会是集体的失语。


    在这看不懂世博会的说法里,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涵,即是中国人的集体虚荣和面子。想想看,除了IT精英,那些手拿iPho的绅士中又有几个真正懂得乔布斯的创意?而全球畅映20亿美金的《阿凡达》,又有几许中国人在3D动感之外获得了卡梅隆的宇宙理性与创造非凡的用心?至于国内好几拔人马争抢以哈利路亚之名来炒作自己,端的就是一个赤祼祼的全球抄袭,哪里可见到国人好学习的影子?所以,一个不爱学习又偏好面子并极尽虚荣的国度,在这个新世界的面前,定是怀着一种倨傲和不虚心,当然也就更不会为这门关于未来而非眼前的大学问而低头倾听的。这就是中国无知的傲慢,也是无知的愚蠢。当一个无知、傲慢和愚蠢之众拥挤在一起,而能看懂世博会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自然是少之又少的。


    我不惮刺激自己的同胞国人,当然,你或许恰恰正是将看得懂并乐于向世界学习的一个,那么,恭喜你。不过,建议你在订票之先,便想好此行去达世界的目的,这样,收益与意义的价值便从一开始就有了。如果还没想好,或者只是想去凑个热闹,那么我就劝你不要出行,更无必要为上海的GDP作无聊的贡献,因为这样会更加低碳一点,同时也会让你少一些未来可能的失望。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