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言古今奇书


       题记:幼时即对很那些神奇的事颇感兴趣,对那些传得很神奇的书颇为向往。渐长之后,便觅来试着读。机缘巧合之下,那些神奇的书如今差不多都已读过,而且还颇有些心得。不管是否粗浅,想来还不至于错谬得太远。也便试着写些出来与曾一样有此愿的朋友们一起散淡而观。

       若说最浩瀚博大的奇书自然当数中国的《易经》与印度的《吠陀经》,《圣经》、《可兰经》自亦算得厚重非常。不过,与《道德经》、《庄子》、《金刚经》一样,这些书愿观之人即可遂愿,而物以稀为贵,因而也就算不得奇了。

      《黄帝内经》、《薄伽梵歌》当得奇书二字,然仍显得易得易读了。而《山海经》就不同了。不知所云的记录、匪夷所思的描述使它得以流传千古,并成为一本千古奇书。有今人解说,其记载乃史前文明时期的景状与战争,言之凿凿,读来也甚觉有理。然百年前之事即难明了,况数千载缥缈之事乎?聊观之,或有开阔视界、飞扬奇想之益。

       论自古奇书,莫过于可使人超凡入圣之书。《阴符经》、《道德经》历来被当作此中宝典。这便不得不说那虽只三百余字,却使苏秦得佩六国相印的《阴符经》了。其本无章次,为后人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人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三章。其简明扼要地讲了人修为之道,同时也可验之于处事立业之道,教人明天道而随时应物以达到握天地之几的天人合一之境。虽可谓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然仅凭之而欲超凡入圣,亦难矣!想来这也便如六祖慧能闻《金刚经》而得悟一样,机缘助益、功到自然成而已。若慧根深种之人,长年玩味而得造化天机之大道,或可能也。

       接下来,便要说那被称作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魏晋时期玄学鼎盛,魏伯阳以易理、黄老养性之学阐内丹之学而成此绝世之作。道家内丹乃修炼己身精气神以超凡入圣的修为之法。因本就玄奥,又用语淆乱,其真义不明。如其所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真铅为药祖,以玄精为丹基,以离坎为夫妻,以天地为父母,互施八卦,驱役四时,而融易理、黄老、炉火为一炉。其为奇书,当之无愧也。

       还有本《推背图》,有古今第一奇书之盛誉。相传为唐代贞观年间李淳风与袁天罡应太宗之命所作,根据象数易学、运用古代修炼人的特异功能预测其后一千八百年中国大事,尽皆应验。乍听来,确实神奇。然其只不过是对《易》的预测功能运用得好的一个例子而已。依易而言,天道之循衍、万化之变易皆有其不变之理。深明之,便可测古今往来之势。先圣邵雍的《皇极经世》便将这种预测演绎到了极致,从宇宙创生到灭而复生的整个循环都被纳入了。因而,与其一头雾水地抱着《推背图》看,倒不如闲来多品品孔夫子读《易》而韦编三绝后的心得,十翼。

       另外,《易筋经》,因了武侠剧的宣传,名头也甚是响亮。武侠剧里《易筋经》或为心法,或为体式。如今《易筋经》已被公开,乃是详细阐述一种使筋膜腾起终使筋骨皮坚实如一的功法。确是有一套体式与心法,被称作“达摩易筋经”,可以看作其辅助功。不过,它倒应当是武侠剧里的“易筋经”,也应当出现得要早。不过,后来喧宾夺主了而已。《易筋经》里有言,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炼气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

        自古以来,难见难明而有奇语之书,便成奇书。如今,书皆可见,但欲明之却须机缘才力也。

        如此之书,自然尚有很多,如葛洪《抱朴子》、张择端的《悟真篇》、有些杂的《紫微斗数》等,然皆为言自然之理也。欲一览成圣,难寻其书也。

        先圣有言,书当博观而约取。此言尽观书之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