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要实现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思想,关键在作风,关键在班子。必须大胆创新,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一)打破墨守成规的思想桎梏,实现思想上大解放。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危机过后是机遇。金融危机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产能过剩、发展落后的产业,带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足的新兴产业,农村信用社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理念,强化措施,实现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居危思危,树立“日夜思虑、寝食难安”的危机意识。目前,大中城市的信贷资金需求基本饱和,县域经济成为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加之银监会计划09-12年利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成立2000家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热化,群狼共舞的时代已经到来,农村信用社再不迅速行动起来,手中的美食将成为别人的盘中餐。二是要化危为机,树立“锲而不舍,只争朝夕”的进取意识。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人民银行在1月12日和2月25日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都不包括农村信用社,必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制高点。三是要高瞻远瞩,树立“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作中已形成思维定式,只知道眼盯数字,小步稳进,完任务,定指标,数字稍有上升就自我满足,这种思想已经落伍,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跳出思维定式,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抢占市场为根本目的,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清除根深蒂固的不正风气,实现作风上大整顿。
不正之风是制约发展的头号敌人,必须齐心协力,彻底清除。一是要彻底摆脱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懒惰思想。目前,员工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对各项工作等待观望,不要求最好,但也不能最差,已严重影响到业务发展。二是要揪出滥竽充数、碌碌无为的害群之马。必须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三是要坚决杜绝请客送礼、吃拿卡要的不良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上到高管人员,下到基层员工,人人可以监督,人人可以举报。另一方面,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
(三)转变不合时宜的服务方式,实现服务上大提高。
产品质量是生产制造企业的生命,服务质量就是我们服务行业的生命。服务质量的好坏,效率是关键。没有效率的服务就谈不上是优质服务。一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从基础做起,提高柜面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要制定合理达标上岗标准和考评机制,做好服务规范和统一标准。三是要加大考试考核力度,推动规范化服务实现大的提高。
(四)改进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实现发展上大跨越。
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是存、贷款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是综合实力的提高,综合实力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软硬件设施、知识资源、科技资源和资本资源等要素,必须放远眼光,不拘一格求发展,与同行比,与同业比,与省内比,与省外比,横向比,纵向比,营造良好的“学、比、赶、超”和“敢学、敢比、敢赶、敢超”发展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是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农村信用社营销的对象是客户,客户是第一资源,是基础资源,没有了客户也就没有了市场。必须细分市场,根据客户的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建档立案,提供差别化服务。为优质客户和黄金客户提供跟进式服务,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保证客户群体的稳定性。二是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源动力。对人才实行差别化管理,让优秀的人才享受优厚的待遇,激发人才的潜能,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三是要加快网点建设。优质的服务要靠先进的硬件设施为依托。要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合理机构布局,改造营业环境,统一规范形象标识,树立良好服务形象。四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职工的工作活力,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