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受网站采访时我正保护着女儿在小区平坦的路面上骑儿童自行车,对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而言,骑自行车是不小的挑战,从刚刚学会跑步到能够在父母的保护下驾驭自行车,这需要不小的勇气,但显然她玩得很开心,因为这让她意识到,她可以跑得更快。
在采访中,网站的编辑告诉我有人用美国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的名言把昨晚吉利签约收购沃尔沃称为“吉利的一小步,中国的一大步”,我想这句话恰恰说反了,对于吉利而言,收购沃尔沃其实迈出的是一大步,这一大步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迈出的一大步。当2009年行业的阴谋论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宣称吉利收购面临变数的时候,我始终坚信采访刘金良先生时做出的评论——吉利收购沃尔沃必须成功。之所以说是必须,不仅仅是因为吉利买到的沃尔沃是100%的品牌和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这是非国有控股企业在这个充满竞争性的行业进行的符合世界商业游戏规则的收购,它的成功对吉利意义重大,至于说它对中国或者说中国的汽车产业,我认为有一定意义,但还远上升不到什么话语权的高度上。所以,收购成功对吉利是一大步,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一小步。之所以说它是一小步,是因为它开启了另一个可能性,作为一个大国,作为政府行业管理者,不可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国企收购的案例我们有了,无论是国企还是股权多元化汽车企业,股权收购的我们也有了,知识产权收购的案例我们也有,购买品牌的案例我们也有,购买技术平台的案例我们也有……现在我们多了一个整体收购的案例。虽然尹家绪说——福特都做不好凭什么说我们能够做好?正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才更应该让非国有控股的吉利去完成收购,因为在吉利的背后,可以有李书福个人的经营智慧,可以有高盛投行的智力支持,可以有更灵活的高管激励政策,可以有强大的港股融资平台,可以有更灵活的国内金融资本支持方式,可以有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撑……,而这一切都是一般国企所难同时具备的,更不是福特所能复制的。所以,吉利可能可以成功。而吉利的成功显然会增大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概率,仅为这一一点,我认为商务部、工信部支持吉利最终完成收购是必然的。
昨晚的签约会让今天互联网上的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阴谋论者多出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开了好头是否会有好的结果,运营资金是否充足等等……任何时候媒体都需要阴谋论者的声音来吸引眼球,但产业会按照符合商业逻辑的方式去运行,正因为如此,唯利是图、体现国家意志的国有银行以及地方银行才敢于把钱借给吉利去进行海外收购,显然,目前来看吉利的业绩相当不错,这就足够了,至于明天会怎样,如果你我都知道答案,那卖掉沃尔沃的福特岂不是很大头?所以,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都痛恨不确定性,但正因为如此,敢于在政府支持下在不确定性海洋中游泳的李书福才有可能自得其乐。我想,这和刚刚学会小跑的女儿要学会驾驭自行车是相似的,你怎么知道是孩子在驾驭自行车还是自行车本身就是可以这么去驾驭的,无论你怎么看,最终孩子总会学会驾驭,唯一能够消除这种可能性的就是你不把自行车交给她或者总是恐吓她骑车会如何危险,事实上,少数阴谋论者在评论吉利收购事件中扮演的正是威胁者的角色,还好,我认为李书福和他的团队成员远比这些阴谋论者智慧,这恐怕才是他们能够继续前行的原因所在。是为记,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粉丝,我期待在吉利沃尔沃实现中国产销10万辆或者全球产销100万辆里程碑的时候写下另一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