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谁还在车内使用磁带听歌,我估计乘客会被这种古董式的偏好雷倒,但我那辆高龄富康确实还只能播放磁带,因此,我们家真的还保存着不少磁带。我相信我的特殊选择并非个案,多数汽车厂商2年前其实还没有完全放弃磁带音响系统,少数低档车在2年前依然在甩卖标配磁带音响的车型,但销售顾问在买车的同时就告诉车主——此车可升级为单碟CD……短短2年后的今天,连6万块的车已经开始配置6碟CD了,中档车都已经开始标配DVD导航系统。汽车厂商的配置一向很保守。但多数CD主机厂商很清楚,无论你是DVD还是蓝光,很快都会被淘汰,未来肯定是WiFi时代,汽车的影音导航肯定是硬盘甚至是固态硬盘的天下。考虑到目前1TB的3.5寸硬盘已经跌价到500元级别,256G的固态硬盘价格也仅为6000余元,而很多CD主机动辄上千元,类似MBA这些德系高档车已经开始把硬盘影音系统作为标配,按照IT技术的S曲线,不用2年,多数中低档车就会开始标配硬盘影音系统,至于CD,无论是单碟还是6碟,很快就会变成废品收购站向农村市场转移的抢手货。所以,如果你还在为新车应该用什么影音系统犹豫,千万别犹豫,无论是那套系统,主要你喜欢,都可以升级为固态硬盘或者车载PC系统,只要你肯等待一段时间,价格都好商量。
说了这么一堆汽车影音的废话,其实让我想起这堆废话的是我的书架。下午某服务比较糟糕的网上书店(我是指卓越亚马逊,但我知道,为百元左右的书,能有这样的服务已经不易,dangdang也好不到那里去)送来了我的几本书,这立刻导致我那已经超载的书架成为家里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我2岁半的女儿,为此,家人开始督促我把书搬到阁楼上去,但实际上阁楼上的书架也已经满了,卧室里带有玻璃门的书架也是不堪重负,事实上,包括地下室的全家近10个书架都是满的,如果真还打算用书架装书,我只能再买一个新的书架了。但按照我和家人买书的进度,一个一人高的5层书架,通常只需要1年就满了,关键问题是,现在要找到那种很结实的书架已经越来越难。多数家具店所提供的书架其实只是展架,它并不是为那种“嗜书瘾君子”定制的,如果你真把书放满,很快它的托板就会弯曲,进而导致整个书架成为家里的安全隐患。
当然,我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些买来的书并非每本都认真读完。只是我很清楚,某些书如果不买回来,我会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就像我置身国家图书馆北馆的中文阅览室,面对数以十万计的图书,我会很不安,不知道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起哪本书,但置身我自己的书架前,我会很清楚哪本书更有阅读的优先级,正如很多出版社喜欢推销的一种理论——阅读的最大成本不是书而是读书的时间。对我而言确实如此,在国家图书馆里找书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远高于我借来的那本书本身,正因为如此,我现在通常是去那里找买不到的书。
我不是没有意识到IT时代的网络图书馆,事实上,在的移动硬盘里,我保存了数亿百G的E书,它们的总量远远超过我的P书,但我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在电脑或者笔记本里看它们,我有时候安慰自己,也许有一天我会用得着它们,但实际上,它们只是在我的硬盘里睡觉。我还注意到很多网站也提供全文图书服务,国家图书馆就提供这样的服务,只需要一点钱,你就可以获得那些绝版的图书扫描版,但我很难改变阅读习惯,我无法在屏幕前思考问题,我更喜欢拿着书背着手在阁楼上思考问题。有朋友告诉我现在流行电纸书,Kindle的中国山寨版已经很便宜了。我试用过,我感觉它们距离取代P书越来越近了,但我很难相信在著作者版权保护不足的世界里,你真能及时从电纸书里得到你想要的那本书。但我丝毫不怀疑未来能够随时WiFi的电纸书会部分取代P书,就仿佛我思考不怀疑未来汽车厂商会把固态硬盘或者车载PC作为标配一样。但我同样丝毫不怀疑,即使在那个时代(也许就是3年内),仍然会有人喜欢CD,喜欢买来厚重的P书去考验书架的坚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