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欧美报纸的主要火力都集中在Google搬家去香港的话题上,我个人此前也是Google的粉丝,但被抛弃的感觉非常不爽,因此很快决定把家里的所有首页和搜索引擎都换成baidu,虽然baidu不完美,但谁又真正完美呢?相比Google搬家的事情,其实对汽车圈的人来说,奔驰在全球行贿的新闻更应该有爆炸力,但实际上从搜索结果来看,没有多少汽车圈的人评论这个事情。凤凰网的一篇文章更有趣,当美国人说奔驰在全球行贿的时候,凤凰却去采访北京奔驰,但谁都知道,在中国代表戴姆勒的是戴姆勒东北亚或者戴姆勒中国,北京奔驰只是一个生产工厂。采访至少得找对对象,比如找北京望京戴姆勒大厦里真正有发言权的戴姆勒东北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毕竟,行贿事实很可能是关于戴姆勒与中石油、中石化的,你找生产奔驰轿车的中国制造厂有何意义?
我记得很多年前在新疆的沙漠油田里就看到有很多奔驰的卡车,那种在沙漠里的卡车其实的确需要很强的适应性,当时的国产卡车可能确实性能不佳,对石油企业而言,戴姆勒的卡车确实适合那里的需要,但问题是按照何种价格采购就很有学问了。此次中石油中石化被美国司法部门曝光,对这两家企业而言是羞耻,但这种在海外的羞耻,相比其在国内的名声只是小巫见大巫。对戴姆勒奔驰而言,行贿者的名声并不好听,但中国的媒体和公众似乎对行贿者历来很宽容。但如果美国司法部门对戴姆勒东北亚在中国的行贿事实调查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对其在中国的业务拓展是很不利的。
和过去几个月由美国牵出的丰田召回事件完全不同,这次中国网民似乎对这种行贿颇为宽容。至少从这次奔驰被爆行贿的新闻评论来看,似乎没有多少人认为奔驰是在以不正当的手段从中国牟利,媒体评论也基本中性。按照美国的司法进度,奔驰中国的行贿事实需要延后另案调查。
从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戴姆勒在中国行贿的回扣率:
戴姆勒及戴姆勒中国公司通过在美国的银行,支付了18.8万欧元给中国官员,这些贿款带来的是553万欧元的生意。
回扣率是:18.8/553=3%
长庆石油局的一位官员批准了180万欧元的订单,通过第三方拿到9.8万欧元的好处费。
回扣率是:9.8/180=5%
为中石化100万欧元的订单,戴姆勒通过第三方付了1.8万欧元的好处费。
回扣率是:1.8/100=2%
长庆石油局的一位官员批准了49万欧元的订单,通过第三方拿到1.5万欧元的好处费。
回扣率是:1.5/49=3%
某位中石化官员批准200万欧元的订单,通过第三方拿到5.35万欧元的好处费。
回扣率是:5.35/200=3%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BGP)一位官员批准了8.7万欧元的订单,通过第三方拿到4000欧元的回扣。
回扣率是:0.4/8.7=5%
整体而言,2005年前,戴姆勒至少投入417万余欧元,从中国拿到了1.17亿欧元的奔驰卡车以及越野车订单,回扣率大约是3.6%。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个回扣率要低于俄罗斯,比如为了拿到俄罗斯6460万欧元的订单,它付出了300万欧元的代价,这差不多是5%,可见要搞定中国买家更容易一些。
美国没有公布戴姆勒在中国行贿给中国带来的商业损失,但它公布了给戴姆勒带来的税前利润——5000万美元,现在戴姆勒要为这50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付出大约4倍的和解金。搞定中国买家比俄罗斯容易,那中国的司法部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