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玩低碳,必须“四位一体”


房地产玩低碳,必须“四位一体”

 参加“国际社区 低碳生活”—新江湾城人居畅想 圆桌论坛

 

3月25日,新江湾城中国上海第三代国际社区发展高峰论坛举行,主题是国际新江湾、人居新高度。论坛嘉宾有,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主任尹伯成教授,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院长张永岳教授,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主任张泓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的主任华伟教授,克而瑞上海机构总经理于丹丹小姐。同时,我们还要欢迎的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先生,上海同济大学房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研究中心的主任施建刚先生,还有新浪名博杨红旭。

总之,论坛档次挺高,沪上知名的房地产学者专家来了不少,我以名博身份与会,参加了第二个圆桌论坛。提出了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新理论:四位一体和四环相扣。详见下文。(以下为媒体整理的发言记录)

 

 主持人:接下来要进行我们第二个高峰圆桌论坛,我们的论题是国际社区低碳生活。接下来请出中国房地产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先生,上海同济大学房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研究中心的主任施建刚先生,再继续请出我们的龙胜平博士,请上新浪名博杨红旭。

  欢迎四位来到我们的台上,下面谈谈低碳生活。说到低碳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全世界都在谈低碳。中国大街小巷都在谈低碳,这是一个非常突发的,但是我相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首先,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专家,大家是做房地产研究的。低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各位对于低碳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先请顾会长谈一下。

  顾云昌:从中国房地产的低碳我有两个数据,你们知道全世界每年盖多少房子不一定讲得清楚。中国盖多少房子也不一定清楚,但是有一个比例可以告诉大家,每年全世界新建的房屋当中有一半是中国人盖的,建筑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现在还有一个数据,我们建造房屋的过程当中和使用房屋的过程当中,消耗的能源,碳的排放量占总的全社会排放量30—40%。

  主持人:接下来请教一下施建刚先生,您是来自同济大学房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研究中心的。您觉得低碳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我们一直讲低碳,我们觉得碳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多人讲花钱买碳排放的权利,你觉得低碳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施建刚:低碳不是看不见,摸得着。比如今天的论坛,你这个主持人延迟了半小时,延迟半小时就是导致灯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现在上海都是火力发电,就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它是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比如从出生开始到死亡为止这么一个过程,所涵盖的,所消化的,包括吃穿住用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碳排放。这些排放我认为是必须的,我们现在国家过度的宣传是非常不合适的,它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原来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过程当中,又回答低层次。所以,我认为碳排放是我们生活当中自己注意,比如该少开的就少开,像洗澡我一般洗半小时冲,我可以洗25分钟,你没必要只洗5分钟。硬件、软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要匹配,而不是我们要降低,否则我们经济发展是绝对不利的。我觉得国家今后在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继续排,等我们超过美国以后,我们要是不排了你美国也不排,那时候我们才是英明的。

  主持人:在房地产行业当中,您觉得是对的低碳怎么做?

  施建刚:首先从建筑的角度,建筑是造一幢排放就多出来。我们研究过,比如建筑材料水泥、钢材我们有了全世界40—50%的量,整个建筑过程你可以再生态建筑,它有这些指标,将来我们隔音、保暖可以满足我们在未来70年当中成本30年收回,40年是我赚的,建筑当中是可以的。什么样是不可以的?比如说汽车不可以,我们校长说锂电池或者清洁能源用在汽车上可以零排放,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什么叫零排放?锂电池生产的时候,它的排放量比现在汽车排放量要很多倍,把这块推开了说这是零排放,你零排放的前提那个就不是零排放了。

  另外,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比如我们在座各位买了房子以后在用的过程当中用什么样的,比如地缘热泵,太阳能的制热系统等等,但是你建筑成本增加了,你太阳能全部屋顶可以让整幢楼使用,我咨询了浙江没有上市的公司,他说你不要相信它,我做的时候大量是污染的,但是我们用在建筑上就说低碳。

  主持人:谢谢施先生的精辟观点。接下来请教龙胜平博士,刚才您在国际化社区标准体系当中第一个提到了低碳指标,这是你列在第一位的,为什么?

  龙胜平:因为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以后大家都在谈低碳,房地产领域也在谈低碳。我们在2月3号主持的低碳地产,绿色生活的论坛,我们找到了在低碳地产方面做得非常好的企业,他们也做了非常好的楼盘。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国际化社区低碳的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另外,它确实会高成本的,所以在一流的社区里面推广低碳,比经济适用房弄低碳容易的多。我做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一个同学从加拿大回来,他说到你家里,这个空调就要一直开着,他说在加拿大自己的家里,一天开几个小时的暖气就可以关掉了。所以他的保暖就做得非常好,比如外墙的保温,这就是一个很低碳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做这样的外墙保温,如果把这个成本加上去就是估计200块以内搞定,相对于两万五万一平方的房子,增加两百块像没有一样,这还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主持人:你有没有研究过我们新江湾城的开发商,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龙胜平:我们有一个提名委员会,今年我们通过这些专家提名,比如施教授在这个地方比较熟,他认为哪个楼盘做得比较规范他可以提名,我们记者有访谈,有问卷调查,我们把所有的材料找回来。一方面我们希望低碳的做法可以为全世界更多的开发商学习、借鉴。同时我们确实也想表彰在这个领域里面探索最好的企业,所以到今年年底,我们肯定也请您主持我们的论坛。

  主持人:谢谢您!接下来请教一下新浪名博杨红旭,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您怎么看新江湾城在低碳方面的所作所为,目前做的和他即将做的。另外,你觉得如何号召人们更多的加入到低碳的行列当中,尤其是在建筑这样的低碳行业当中,是不是要号召百万博友一起做这个事情。

  杨红旭:首先低碳是一个时髦的词汇,现在是眼球经济,起好名字就是不一样。低碳内涵早就有了,我们说节能环保,在房地产领域的省地节能是一直谈的,所以内涵没有大的新意。但是经过这个概念包装以后我觉得有了一个新的外延,受到的冲击、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幅度的提升。就房地产界而言,我觉得还是处于一个舆论炒作或者概念传播的阶段。我认为低碳和中国房地产的结合,我提出了四位一体和四环相扣的概念。现在是一个理念阶段,和理念对应的主要就是在规划方面,以我们新江湾城为例,在这个市区里面宝贵的地段做个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有一定的提前量,有一个国际化视野,有生态和环保方面的,使它有比较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就是技术环节。这个环节对于房地产行业最关键。在建造方面,它涉及到大量的低碳潜力可挖,这里面主要和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材料的新技术应用有关。比如我们说万科08年开始在上海搞的两个工厂化进行建造的楼盘,比传统在现场施工更低碳。所以说,在这样一个环节里面是我们下一步应该重点推进的。但是,仅靠个别企业的自我觉悟,迎合小部分的受众我觉得不够,国家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所谓的引导,你搞工厂化施工应该给政策补贴。你如果保证利用地热资源等等,我完全可以在土地出让给你优惠,优先让你竞标。这个环节就是技术再加上建设。

  第三环节是对应的消费,房子建好了以后最终是交房、住,居民消费,居住消费各个环节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低碳的,你是低碳生活,这个时候是需要关键的引导,然后是全社会的造势,让广大民众知道我们应该这么消费和这么生活。

  第四个环节就是服务和管理。因为好楼盘好技术有了以后,物业管理跟不上,物业公司不愿意花金钱维护一些低碳技术,那没用。如果真正有四步可以走,四位一体,真正能够使我们低碳和房地产行业联姻,使得我们新江湾城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