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四川;久违了,成都


 

     成都在我的生命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迹。文革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我非常偶然的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学习,在锦江之滨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尽管我后来并未以音乐为生,但是音乐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却无处不在。

         成都给我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1979年秋天,我参加了蓉城之秋音乐节,并加入了中国音协四川分会;1985年春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中国作协四川分会;四川日报副刊和四川文学杂志是我当年文学之梦的最早实现之地;后来我从江津回到重庆进入报社,也和四川的文学界、新闻界联系频繁,曾在席文举先生任会长的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担任副会长。直至1997年川渝分家,我才和四川文学界渐渐失去联系。

      今年春节,忽然收到老朋友谢晓苏的贺年短信,知道他已经荣任成都日报副总,多年失联终于又接上了头,真是喜不胜喜。更让人高兴的是,突接四川作协通知,即赴成都参加18省市援建5·12汶川地震重建报告文学写作活动,呵呵,久违的成都朋友又可以见面了。

      昨日上午乘坐和谐号到成都,中午就被谢总狠狠地款待了一番;晚上又和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作协、四川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和朋友痛饮了一番;尤其是那个叫做梁平的诗人,居然完全不讲重庆老乡的情谊,站在成都人的立场蓄意要把老乡灌醉,呵呵,真是叫人寒心!等他哪天回重庆,不约几个人收拾他才怪!

      呵呵,我今天已经到了崇州,就是那个我们重庆援建的小崇庆,开始采访了。只说一句,重庆人在崇州的地位那真是不摆了,待以后再慢慢说给各位博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