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揭秘 干部就是这样选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也决定一个地区发展速度,一个地区老百姓的利益,在中国日益公开化的民主氛围中,特别是网络问政的发展,如何才能选出好干部?如何选出科学发展干部 ?如何选出群众满意的干部 ?这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网民关注是正常的。
在湖南省委九届五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继续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导向,真正使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进入选任视野。“三个不吃亏”的意思是: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德才兼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推进富民强省有成效的人不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敢闯敢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人不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人不吃亏。“三个不吃亏”的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德才兼备、以人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依此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直指官场流弊。在这个意义上,“三个不吃亏”就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净化剂”,也是一个地方各项工作的“推进器”。
如何选出科学发展干部?四川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组部曾发文要求“要积极借鉴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点的经验和做法,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套体系的特点和内容,可概括为“一条红线”、“三大原则”、“六个环节”,即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思想红线,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三大原则,包括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6个基本环节和方法。
结合市州部门领导干部职位特点,提出并施行“3+2”结构化公选模式。
“3”:即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测试,主要考察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归纳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对政策法规的掌握运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2”:即民主测评、综合评价,主要考察报考者在原单位(部门)的群众公认度,以及个人品行、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奖惩和廉政方面的情况。
在测试内容上,突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时事以及国情、省情等内容;在考试形式上,引入视听传达、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
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程序设计和内容设置,凸现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关注大局、领导力、执行力、群众公认、品行作风、工作实绩”等基本要素,体现了注重实际能力、注重能力积累、注重综合素质的鲜明导向。
前不久,中组部公布了2009年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重庆综合排位由2008年全国第21位跃升为第8位,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干部选拔任用、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全部进入第一档。 重庆干部是怎样选的?重庆三位区委组织部长有了现身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是:
曾经很神秘的组织工作,这次走进公众的视线,并且接受大家的评价。这不仅让市民更了解我们的组织系统,对我们自身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民调和测评,不是“造势”、“作秀”,而是真心实意倾听民声,真真切切关注民意,是我们党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和党内民主的创新之举,让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像“真金白银”一样落到了实处。
把民调推向前台,在民意的监督之下,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独角戏”,也不再是关起门来的“孤芳自赏”,而是把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变压力成动力,化动力为战斗力,充分激发“草根”的热情,调动“群众”的力量,集中“群众”的智慧,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如何,重点看三个方面:一看组织工作是否有创新突破。二看组织工作是否尊重了群众意见。三看组织部门是否坚持了“亲民路线”。
“立体测评工程”。在干部服务“即时测评”、单项工作“跟进测评”、总体发展“集中测评”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网络测评”,邀请群众对组织工作、组工干部进行匿名测评,并设立“留言板”、“意见箱”等征求意见建议,在进行测评的同时又实现了良好互动。
大力推广“一线工作法”,身子到一线“去”、问题到一线“找”、成效到一线“验”。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组织工作的“风向标”和群众满意度的“晴雨表”。在选人用人实践中,特别注意把握三个导向。一是重才不唯才,坚持把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江北区制定了“十用十不用”的用人标准,在全区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加大了对干部工作圈、生活圈和交友圈情况的了解,对那些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用。二是注重基层和一线经历,干部原则上要到基层去、从基层培养、在基层产生,防止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三是绝不让老实人吃亏,注重从平时考察、完善评价机制、提供平等竞争机会入手,使老实人能够被发现、被重用。实践证明,只有站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大局上选用干部,才会真正赢得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选人过程坚持“民主公开”。一方面,扩大初始提名权,尊重民意。探索制定《领导干部民主推荐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唯才是举”、鼓励个人“毛遂自荐”、鼓励群众“联名举荐”。同时,全面开展提拔、重用干部集中性民主推荐工作,由干部群众集体推荐、差额确定相关人选。
仲祖文日前发表题为《实报必查查实必究失职追责》的署名文章,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文章针对选人用人关问题,首次提出四个“不为”论,即“不为人情所缚、不为关系所扰、不为压力所惧、不为私利所惑”。
仲祖文首提四个“不为” 构筑选人用人关
组织部长揭秘 干部就是这样选的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