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找赞助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艾米

上月在北京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看展览“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在一个装置旁的展览介绍结尾处标着“LVMH赞助”。我和朋友开玩笑讨论,富有的中国艺术家们会更爱消费这个奢侈品集团下的何种商品,昂贵的手袋还是香槟。或许未来这会是某个时尚类杂志可以探讨或包装的生活方式选题,但毫无疑问的,艺术如今已被商业快速渗透。

同行中另有一些瑞士艺术家,他们以及一些中国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名为“延时”的群展。Alexander Hahn和我聊起来“赞助”。我的问题很简单,你如何寻找赞助?回答出人意料,他的语气听来有些怪怪的,“拿到赞助,有点像中‘乐透'”。

这位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在过去五年中,前后共向纽约艺术基金会递了五份申请(按规定,艺术家们一年只能写一次申请),“比如有50名摄影师、300位油画家……总共至少有2000多人申请名额有限的赞助预算”。幸运的是,他的最后一次申请有了结果,“我获得了一万美元的赞助”。而古根汉姆等私人艺术机构的赞助,他从来没去设想过,因为“更难”。

“延时”展览对于Alexander,是因为一位朋友向瑞士文化基金会推荐了他,因而获得了参展的赞助,而展览对他显得非常重要,明年三月,展览将移去瑞士比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在中国的国家级美术馆举办是顶级水平,对自己的简历很有帮助”。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