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教育的再次反思


20101021
关于现代教育的再次反思
昨天晚上,看了一下上海卫视关于陈云凌的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个大三女生,不停的参加各种各样的选秀节目,直至成为选修谜。而作为父母,因担心文化市场的潜规则,而激励反对孩子去做参加选秀。遂至母女关系紧张。有媒体新闻人评论到,母亲的教育是有问题的,母亲做错了。
现代教育的最大弊病是什么,最大弊病总是将孩子当孩子,当作一张空白纸,绝对宽容孩子,一味的责备父母,责备学校和老师,将孩子的一切失败均归结为社会或家庭。中国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成功的时候,总是以感恩的心态去感激自己的父母或家长,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父母或家长,从来不会归结自己个人的努力、勤奋和付出,从来不敢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从因果关系理论来讲,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个人是内因,环境才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是改变一个人性格、能力和品质等的主要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各种环境中都有天才,也都有败类的问题。但中国人从来不敢将自己的成功归结未内因,因为中国人骨子里不一定有谦让和感恩的习惯,但文化总是这样要求的。当然,中国人现在也很少承认自己的失败是因个人原因引起的,个人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一个偶然的事件,一次误会,一次挫折,一次冷落。媒体总是从这些环境的细枝末节中去寻找孩子失败的原因,包括孩子吸毒、上网等坏习惯。而没有人从根本上去思考孩子失败的原因。现在媒体对家长的责难,对学校的责难,极端的纵容了孩子不停推卸自己的责任。
我个人认为,现在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是中国教育缺乏独立人格教育。所谓的独立人格,就是一个人应当由相对独立成熟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以及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独立的人格首先应当是责任感,因为责任是一切社会规则的起点,是一切利益分配的基础和依据,是一切处罚分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责任感要求,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切不利或有利的后果。其次,责任感还应当为社会其他人承担责任。我们不能毫无顾忌别人的感受。现在媒体不停的去责备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可是孩子什么时候顾及过父母的感受。孩子不应当顾及父母的感受吗。无论是几岁或十几岁,抑或二十几岁的孩子,都应当从不程度上顾及父母的感受,不同程度上照顾父母的利益和关注。道理很简单,孩子迟早是要独立的,迟早需要去照顾其他人,抚养自己的孩子,帮助其他社会人,并从社会获得利益及报酬。
现代教育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缺失,那就是只知道给孩子什么,而从来没有教会还在怎样思考问题,应该要什么,不应该要什么,如何要什么。一切都等着父母来安排,等着环境来安排。如果我们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培养有血有肉的、活者的社会人,我们没有别的任何选择,只能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行为能力和价值观。无论什么时候,我觉得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莫过于给孩子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价值观、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判断力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要么就是一个死人(不是活着的社会人),要么就是残疾人。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会有物质缺失,害怕孩子身体遭受伤害,但我们却很少关心孩子精神财富的缺失,心灵或思想上的残疾。我们绝对不能培养一个只会怨天尤人,坐享其成,缺乏创造力、缺乏谋生能力、没有任何价值的脑瘫人。
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任何社会人都必须遵守社会规则,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自己犯错了,却寄希望社会的理解,宽容和原谅,让社会再次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还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为所有社会成员准备一切其所需要的东西,社会绝对不会容许不劳而获的人。没有条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社会的认同和社会回报才是硬道理。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读懂上述文字。这些文字也是写给自己的,自己也绝对不能成为没有创造力、没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