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二次加息之浅析


122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1226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这是自1020以来的第二次加息,也是中央政府确定明年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一次加息。并且自1220,金融机构刚刚执行第六次银行准备金率的调整方案。为什么在仅仅的5天之后,央行公布加息政策;而且在业内人士认为加息预期减小的时候呢?
加息背景
第一,GDP增长回落、CPI创新高,中央政府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艰难的协调。从具体数字来看:一季度GDP增长11.9%,二季度GDP增长10.3%,三季度GDP增长9.6%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并且,拉动经济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增长速度出现回落;而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带动国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压力持续增加。
第二,年内已经连续六次上调金融结构准备金率,并达到18.5%的历史高点;而且因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导致央行持续地量发行票据。但是市场流动性依旧充裕,或者说是前两者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内通胀压力依旧存在。
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发行票据、加息是管理市场资金流动性的三大法宝。现在前两者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对控制通胀效果不明显,最后的手段就是采取加息。
第三,由于11月初公布CPI数据之时,市场已经对央行加息有了预期,股市、期货市场已经产生了提前反应,或者说是已经提前消化了加息利空。现在,加息公布之后,市场认为加息靴子已经落地,心态也将变得很积极。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加息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将低于预期。
另外,加息,不仅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预期,抑制了消费。同时,更加吸引热钱加速流入国内,导致国内产生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综上所述,在保增长和控通胀的双重压力下,由于前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手段已经失效,加息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央行在加息的时点上,已经考虑的加息负面效果,将加息对市场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加息之影响
本次加息,从整体上看,对市场影响不大,特别是钢材行业;信号作用要强于实际效果。具体来看:
首先,此次加息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小。目前,市场贸易商、上游钢厂、下游终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已经采取减少库存等相应措施,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自有资金流动性。例如,贸易商保持低库存或零库存,下游终端按需采购等。因此,我们认为本次加息导致钢铁行业成本增加11.5/吨(热轧厚卷计算),但是影响不大。
其次,信号作用:表示加息周期已经来临。短时间内两次加息,标志着中国加息通道已经打开,进入加息周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货币政策回归稳健,预计明年还将面临多次加息,而且加息时间可能在通胀压力较大的上半年。
再次,虽然加息将导致抑制消费,但是从历年加息与各行业的发展关系来看,在加息周期中,钢价股市等是震荡上行的。因此,我们预计后期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震荡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