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民:夏朝凤强调加强行业规范促进产业升级


周理民:夏朝凤强调加强行业规范促进产业升级

    1220-21日,云南省太阳能产业大会暨首届优秀企业(企业家)表彰大会在云南云安会召开。会上,为云南八强太阳能企业、云南省优秀太阳能企业、云南太阳能行业十大杰出企业家颁了奖,通过了《云南省太阳能行业规范》。云南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夏朝凤做了《加强行业规范  促进产业升级》的报告,全文如下:

加强行业规范  促进产业升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云南省太阳能行业产业大会。首先,我代表云南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对所有与会的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支持、关心云南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昆明市政府、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省级各有关部门等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支持、关心、爱护和帮助云南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友人表示感谢!

本次大会是在“十一五”末召开的一次大会,作为一次承上启下的大会,本次会议是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相聚的机会,也是共同交流经验,共商太阳能行业未来发展大计的平台。特别是国家、云南省、昆明市以及各地市不断重视太阳能发展、不断出台各种支持政策的利好情况下,在家电下乡大好形势下,召开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分析今后面临的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调整思路,更好地指导我省太阳能下乡工作,推动太阳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2010年成就回顾

(一)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在各位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太阳能产业,形成了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材料加工、产品制造、行业的标准检测认证、工程安装以及市场服务等相对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特别是产业的队伍不断地壮大,并且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一批具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经历市场考验的企业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化队伍。

以太标、一通、同乐、中建等为代表的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建成了现代化的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省太阳能产业做出了表率。

光伏产业以天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企业,在2010年销售收入比2009年有大幅度的递增,由昆明冶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个亿建设的多晶硅材料基地,已建成投产,这样就形成我省完整的一条龙的光伏产业链。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现有热水器生产、安装、销售企业200余家,已经发展成为西南乃至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重镇。

()家电下乡喜获丰收

20094月,国家第一轮太阳能家电下乡启动,我省2家企业中标;20101月,国家第二轮太阳能家电下乡启动,我省共有13家企业上榜;201010月,国家第三轮太阳能家电下乡启动,我们云南省大获丰收,有31家企业成功中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企业的艰辛努力,是我省各方面支持的结果,为云南省太阳能利用争光。伴随着太阳能下乡的不断深入,我省太阳能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科研创新实力不断加强。

云南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检测中心、教育部可再生能源先进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村能源重点实验室和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等科研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云南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主要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从1983年就开始招收太阳能光伏利用、光热利用和生物质能利用3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来的培养,建立了一支层次高、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目前已经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在全国太阳能利用行业也是唯一的,多年来为云南和全国输送了大量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合格人才。

(四)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云南省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大力拓展太阳能利用领域,提升利用水平,促进太阳能产业不断发展。

2008年,云南省编制完成了《云南省太阳能资源评价报告》、《云南省太阳能利用中长期规划》,对全省太阳能资源的关键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云南省太阳能发展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云南省全面综合利用太阳能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云南省将太阳能热水器列入《云南省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促销目录》,对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实施积极的财政补助政策,特别是鼓励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对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村用户,平板式集热器每平方米补贴50元,真空管集热器每管补贴10元。

(五)市场营销服务方面成绩卓著。

在市场推广方面,各企业以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为契机,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不断创新产品和品牌宣传的形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产品在各级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精耕渠道,不断完善销售服务网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未中标企业,也积极创新市场推广模式,采用与外省中标企业合作等方式,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效果显著。

在售后服务方面,我省企业克服了交通、地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不断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在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

二、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和不足。目前我省太阳能产业普遍面临着装备落后,品牌意识薄弱,乱价、低价格竞争、偷工减料等,严重影响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太阳能产业的口碑,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一)装备落后、产业升级亟待提高。

虽然在2005年以后,太标等企业率先进行了产业升级,引进了先进的装备,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对云南省产业起到了带动作用,但是仍然有大批企业还处于半自动化、手工作坊的水平,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稳定,造成企业竞争力不强,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枷锁。

我们应该看到,与北京、山东等行业内领先的太阳能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产业升级、实现现代化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否则就只能在竞争中被淘汰。

首先,要进行产业升级,就需要各位企业家,走出去,了解目前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方式,知道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云南企业一定要向山东、浙江等省的企业学习,一定要钻研经营思想,淘汰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的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

(二)服务网络需逐步完善。

云南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边疆、民族、山区省份,很多地方交通不便,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非常不容易。各企业应努力结合云南山区实际,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体系,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服务网点,确保售后服务及时到位,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好、用得放心。

(三)品牌意识差。

我省太阳能企业普遍存在着品牌意识差、低端竞争的局面,甚至在2005年以前,很多企业是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没有比较高端、比较稳定的太阳能产品,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我省企业应该加强品牌意识,专注做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十二五将云南建成全国太阳能利用最好的省份,实现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全国最高,光伏发电推广应用全国领先,太阳能综合利用种类最多为目标,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热利用的示范推广大力扶持太阳能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晶硅等配套产业。

(一) 太阳能发电

以发展地面光伏及光热并网发电项目为主,兼顾发展屋顶和建筑一体化项目。2015年前完成石林大型光伏发电示范工程(16.6万千瓦)建设,并重点在12个一类资源县(区)鼓励企业投资光伏或光热并网发电项目。在发展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同时,适时研究户用型太阳能发电装置推广。到2015年,力争全省太阳能电力总装机大于50万千瓦,其中,地面光伏和屋顶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大于45万千瓦,地面光热发电装机到4.5万千瓦,建筑一体化光伏并网发电装机达到0.5万千瓦。继续在偏远山区采用户用光伏系统或离网集中供电系统,解决农户的通电问题。

(二) 太阳能热利用

大力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住宅普遍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至2015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600万户2000万平方米,其中城市达到400 万户1400万平方米,农村达到200 万户600万平方米。在传统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基础上,研发和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示范工程。推广热泵、太阳能锅炉预热等节能技术,加快太阳能采暖通风综合利用。继续发展太阳能干燥项目。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培养1-2家企业进入全国行业10强,35家企业进入全国行列20强,10-20家左右企业进入全国100强,希望我们各位企业家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最后祝各位领导,嘉宾,企业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