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臆断
朱学东
朱学东
前两天,中国周刊刚把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和要目转发至新浪微博,其中有同行评论说是格力新一轮媒体攻势悄然展开,更有人联系中国周刊最近连续几期的封面人物,郭广昌、张朝阳、张艺谋等,批评中国周刊无耻堕落写软文。
既然贴出来,就是让人评议的。我看到跟帖评论,在笑骂之后,却突然间感到一阵发冷。
发冷,不是因为同行的批评,而是因为这种批评方式。
行业里确实有一些不成器的媒体,总是喜欢张开双腿,通过给某个政商大佬歌功颂德,来赚取一点点可怜的恩赐。结果,行业里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似乎政商大佬上封面,就是堕落,就是公关,就是软文,义正辞严的抨击,也就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设若有据,果真是软文,这种抨击理应受到尊重和褒扬。
设若无据,只是凭经验,信口开河的指摘,如果仅仅来自普通读者,自可理解。毕竟人家以前花钱买过类似的杂志,大失所望之后恨铁不成钢的批评,也难怪。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行失德,累及自己,原也怪不得读者。
但如果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不负责任的臆断,来自媒体同行,却是大不应该,而且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
本期中国周刊封面,选择的是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题图为守望者董明珠。
如果一个同行,在他给中国周刊的封面下裁决之前,打开附录看一下目录,当知本刊报道与所谓的媒体攻势,所谓的公关软文,相距何止千里!
本组报道,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社会投机投资与实业回报级差效应下的实业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在接受中国周刊采访时说,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就好比一棵大树,金融是树冠,实体是树根,树根不牢,树冠越大危险就越大。他提出,中国要想强大,必须让工业精神扎根,而且要走完工业化的道路,否则“将来就会出问题”。这也是本组报道的逻辑。
不需跋山涉水化妆潜伏,更不用担心跨省缉捕之恐,甚至不用他化十元钱买本中国周刊读完,只要稍微屈尊同行抬抬他那高贵的手指,点下按键,便真相立现。
但,他,就是做不到。
抬手指的功夫,都不愿,只愿意下断语,审判别人。
如果说,本期报道全文尚未出来,尚可以推脱给合理假设想象,但中国周刊关于郭广昌、张艺谋、张朝阳等报道,早已出街,除了张朝阳的封面报道,上网之前应约略作调整之外,任何一个扫过这些报道的人,还能够下出“无耻堕落公关软文”的臆断么?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至少也是媒体同行应该谨记的吧。
不妨再大胆假设一下,如有人举报这些报道,涉及商业贿赂或有偿新闻,如果调查人员个个如这些同行,哪我们还不是比窦娥还冤?
窥一斑而见全豹。
我之愤慨,既为中国周刊无端惹尘埃,更为某些同行的行为担心。
我担心这种臆断的偏好,一旦形成习惯,沉淀下来,内化为潜意识,就难免会对具这种臆断的人的思想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说实话,我很为他们所在媒体担心,也担心他们此前和此后所做的报道,是不是会让无辜者不幸,让自己服务的媒体蒙冤,让职业蒙尘。
实际上,他们透支的是不只是自己的信誉,更是这个行业和职业的信誉,让我们的执业环境更加恶化。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东坡问。
但是,苏东坡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这种臆断,在围脖上的诸多同行(很抱歉,我关注的大多是同行)的表达中,越来越流行。
为什么总是有人如此喜欢臆断?
我不断问自己。
我年轻的时候,也经常犯这个毛病,如今虽竭力规避,偶尔它还是会穿越内心的防线,偷偷溜出来,让自己犯错。
以我个人臆断经历之个案总结,不外乎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因为臆断常常不受追责。
臆断,大多数是打着政治正确的大旗的。
只要占据道德制高点,只要政治正确,怎么说,都是对的,即便错了,误伤了别人,都是可以免责的。
对万恶的敌人的裁决,更是毋须顾忌道义及法律规定和程序正义的。
只要目的正确,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大节不亏。
这是臆断者的逻辑。
二是喷口水总是潇洒自在,臆断比调查取证容易何止霄壤之别。
做媒体的人,都知道许多采访艰难,跋山涉水不用说,更可怕的还有跨省缉捕。而那些对每一环节关键细节的小心求证,琐碎繁复,也是耗尽心力,但出来的东西,或许还并不如人意。社会影响甚至不如那些时评家们随便的振臂一呼。
既然调查如此艰难,而产出又小,难免会有伶俐鬼动心思走歪道,开始乱喷口水一搏眼球。
三是传媒业职业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困乏。
年轻人经验不足,当是其一。我自己有过类似的过程。
但这个行业不良的传统也不少。
想想,此前多少报道,已都付后世笑谈中了?
当年许多名记者的成名作中,为某个目标,无论是出于善于还是恶意,想像捏造细节大概还少么?
当然,媒体当裁决者的传统习惯,也是流播甚广,至今尚不仅仅是余孽。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求证,当是媒体业者下断语之前不可或缺的心态和行为。
实际上,价值判断和技术判断,本来在报道中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
相权之下,在某些急功近利者那里,价值判断便取代了技术判断。
但是,缺少了技术判断的基础支撑的价值判断,不就成了空中楼阁么?
即如抽象空洞的理念,容易成为人皆可以高举的大刀。
你可以举着砍人,别人同样可以举着砍你。
臆断的危险,就是一把人皆可以高举砍人的大刀。
(感谢南方传媒研究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