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职业快乐起来?



    是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而若能在工作中将兴趣爱好结合进去,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很多人仍顶着巨大的压力痛苦地工作,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想而知。据美国“健康网”报道,有些职业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症,并列举了最有可能出现抑郁倾向的十个领域全职工作。像医护工作者、餐饮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艺术家、教师等都名列其中。

 

    中国的情况不同于美国,但类似的问题引人关注。职业能否成为人们快乐的源泉?如何让我们在从事的职业快乐起来呢?

 

    你在从事快乐的职业吗?

 

    在最快乐职业排行榜中,提到了儿童漫画师、美食旅行家、服装选购员等职业。

 

    拿儿童漫画师来说,既和喜爱的漫画打交道,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想想也的确令人快乐。

 

    比如动漫中一个简单的落雪场景,我们会发现动漫中的雪花比实际生活中的雪花更有美感,更能震撼观众的心灵。因为动漫设计可以增加更多可控制的因素,使画面超脱于现实。因此,观众可以在观看动漫作品时感触到其它媒体难以表现出来的感觉,这也就是动漫设计的艺术魅力所在。为了得到这样的美感,漫画师在享受着美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也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苦。只不过美感和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可以远远超越一切辛苦。

 

    日本著名漫画大师宫崎骏虽早已功成名就,但年近70岁的他仍在辛苦地进行着漫画创作。只有辛苦地工作,才有可能创作出更精美、更细致的动漫作品,也才能让观众从中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从中延伸出漫画师们更多的快乐。几米说过:“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是一件很过瘾的事。”

 

    从事儿童漫画设计的人,其实不仅仅是一名设计师,更多时候,他还是一个会编故事的人,是一个执行导演和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有心人。他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儿童漫画师而言,孩子是上帝。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动漫双修班的专业老师说,漫画师自己认为怎么好并不行,好与不好要由观众,特别是儿童观众说了算。观众不会因为动漫不是真人表演而降低对动漫的要求。换句话说,观众对真人表演要求的细节都落到动画中。而故事的构思、情节的编排能否符合儿童观众的心理,更是儿童漫画师关注的重点。所以儿童漫画师平时生活中就必须注重观察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力求在创作中找到更细致的着笔点。

 

    “对于小孩子来说,想象力是他的世界;而对于大人们来说,想象力是对自己的关怀。”几米式、麦兜式的“长不大”是一种放松,“幼稚”给人们带来微笑,它们最大的能力是让人重拾温暖的童真。

 

    在我看来,这些所谓“最快乐职业”与其说是快乐得没有痛苦,不如说是让人乐在其中,快乐远远超越了痛苦。

 

    你能让职业变得快乐吗?

(图片摘自厦门网)

    你没有从事那些所谓的快乐职业,是否就真的快乐不起来了?在成熟的职场人眼中,工作不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学会自我调节,谁都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中变得快乐起来。

 

    快乐法宝:划分出明确的段落

 

    不管你从事的是哪类工作,尽可能将工作分解成一步一步明确的段落,使之成为可以显著测量的一个又一个“成果”,以此来保持自己对工作阶段性的成就感和充沛的投入感。

 

    快乐法宝:表现出自己的好心情

 

    很多公司都有简洁的环境、舒适的空调和柔软的地毯,但是氛围却使人感到窒息。好的工作氛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比如好心情、幽默感或者微笑。笑能够带来心理上的奇效,也是化敌为友的最好办法。与其坐等别人主动示好,为什么不主动对他人报以微笑呢?

 

    快乐法宝: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时候,为自己设置不快乐障碍的正是我们自己,当无法超越内心的藩篱时,我们需要表达。但在想要表达自己的需求之前,一定要确定事情是否真的超越了你自己的能力范围。不管是要求额外的帮助,还是让上司理解你的努力,都是如此。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把不快乐的因由陈述给别人之后,自己就变得快乐多少。

 

    毕竟,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亚里士多德说:“你宁愿做一个不快乐的人,还是做一只快乐的猪?”快乐并非生活和工作的常态。西岸国际语言中心针对职场人士的一项调查显示,工作中最容易让人们不快乐的因素依次是:没有发展前途、收入低、工作压力太大、工作乏味、单位对员工关心不够以及与同事之间的矛盾等。

 

    即使是那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有意思的工作,也未必就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比如乐队指挥、飞行员。即使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也不可能在其全部工作中得到快乐,更不可能天天快乐地工作。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疏导这种不快乐。

 

    幸运的是,尽管很多人仍然生活在“非快乐工作”状态的阴影下,但在被问及未来工作是否会更快乐时,选择“应该会”的有58.72%,“肯定会”的有22.64%。大家仍然普遍对未来的快乐工作状态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