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笔者在11月29日栏目中预期,人民银行果真在12月10日傍晚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内地11月份经济数据持续火爆,进出口数据出乎意料地好,CPI比预期水平更高,虽未加息,但笔者认为加息预期并无降低。
笔者细分CPI水平,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更同比上涨11﹒7%。1月到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比1月到10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在高通胀的环境下,笔者认为现在是时候重新部署2011年的投资策略了。
留意节能、高钱生物及航空等板块
通货膨胀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市场受到遏抑的过程要持续到通货膨胀回落之后,直到货币政策收缩停止之时。从过往的经验去看,从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出台至到通货膨胀见顶回落,一般需要3到5个月时差。观察2004年和2008年的情况均为如此。如此推论,笔者估计2011年第一季度尾段至第二季度初之后,通货膨胀才能见顶回落,届时也是股市压抑因素缓解的一个关键时刻。
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仍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投资热点,笔者综合中央政府政策导向、其他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数据、以及目前内地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条件和基础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领域值得重点留意:核电、风电、高压输变电、高铁、轨道交通、节能、资讯网路、积体电路及显示装置、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航空航天以及新材料等。当然,这些板块并非全部都可以在香港市场找到,但是笔者相信环球投资者会持续关注内地相关的板块,甚至会在未来的新股市场寻找相关的投资机会。
另外,笔者考虑到对经济增长回升的预期,未来市场下跌的空间应该有限。投资策略或许也需要进行调整,其中消费性行业和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差异愈来愈大,增加了调整未来投资组合的难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笔者首要考虑的特点。至于什么是周期性行业?笔者认为银行、地产、钢铁和煤炭是四个最典型的例子。
高通胀与货币紧缩
笔者长时间观察历史经济数据,高通货膨胀以及相应的货币紧缩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影响一般会分为两个阶段:(i)估值的下降和(ii)业绩预期的下调。流动性收缩会直接产生估值下降的压力,在流动性持续收缩一段时间后,市场通常会下调经济增长和业绩增长速度预期。
在通货膨胀持续上冲的情况下,在还没有回落之前,股市维持弱势震荡的机会相当大。11月份通货膨胀的水平远超过市场预期,并可谓达到一个较高的敏感范围,笔者的策略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不过,笔者预计这次防通货膨胀措施对市场的负面冲击将明显轻于2004和2008年的情况,原因是受到货币紧缩负面影响的行业估值在2010年上半年调控地产的过程中已经大幅回落。
在通货膨胀压力化解和货币紧缩结束后,市场有望再次进入上升的轨道。正如笔者上文,这个转角处有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之间出现。笔者认为货币收缩和行政干预对通货膨胀的效果通常会有3到5个月的时差,在2004年和2008年也发生过,因此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之间是个十分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时段。
估计时段 2010年12月到2011年第一季度前后 2011年第一季度尾至第二季度初
------------------------------------------
通货膨胀 震荡上行 见顶回落
形势
货币政策 收缩 观望、停止收缩
市场 震荡下跌,但下跌空间不大 震荡上行
配置 消费品和主题投资(新兴产业等) 周期性行业回升
在货币紧缩过程中,消费品市场还是值得留意。这主要是由于货币收缩对消费品的估值冲击和业绩冲击都明显小于周期性行业,而新兴产业具备较佳的政策导向,所以在明年第一季消费品和新兴产业仍在若干投资的机会。不过,消费品和新兴产业估值较高,笔者估计以轻微上涨为主,不会呈现大涨。
未来两三个月的投资部署
另外,从2011年第一季度尾开始,必须评估布局周期性行业的投资。周期性行业和大型蓝筹股的估值较低,但受紧缩货币的负面影响,预计在2011年第一季度完结前,这类性行业以震荡整固或小跌为主。当2011年第二季度通货膨胀回落后,笔者估计周期性行业有望再次呈现增长,周期性行业将重新出现估值上调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在明年第一季度完结前必须重点考虑周期性行业。但是处身上游行业的资源板块,如有色金属、煤炭等也可能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出现若干短暂性的投资机会。
在未来两三个月的投资部署上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在消费板块中寻找估值相对较低、业绩预期出现明显上调的行业和公司。自11月份以来,旅游、商业、纺织服装行业的业绩预期出现了明显上调,食品饮料的业绩预期出现了温和上调,医药业绩预期稳定,上述行业仍值得考虑。另外,在周期性行业里面,建材和有色业绩预期也出现了上调,相对其它周期性行业或较有优势。
仔细研究十二五重点规划,笔者始终觉得装备、电子、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航空航天和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领域最值得重视的。不过,若要成功寻找在内地最具潜力、估值仍有优势的子行业和企业,正如上文所述,笔者认为可把视野细分在核电和风电、高压输变电、高铁和轨道交通、节能、资讯网路、积体电路及显示装置、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板块上,希望读者能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