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私募资讯导读及早盘视点(12.01)


最新私募资讯导读及早盘视点(12.01)

 ■ 私募资讯

   证监会出力稳物价:抑制期市过度投机

  中国证监会发文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证监会将不断强化期货市场监管,坚决抑制过度投机,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满足相关产业链企业在价格剧烈波动中管理价格风险的需求,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个人用限售股换购ETF须交个税

  继年初明确个人转让限售股征20%个税之后,财政部等三个部门再次发文堵塞避税漏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日前出台了《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明确限售股的七个类型和九种转让方式,并要求加强征管。

  央行官员建议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刚刚履新央行调统司司长的盛松成刊发署名文章《再论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文章指出,物价上涨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为此,他建议明确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管理好通胀预期。他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而人民币汇率小幅稳步升值有利于平抑物价,并建议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

  价格传导迹象明显 PMI指数可能高位回落

  按计划,我国11月份PMI数据将于今日公布。业界普遍预计这一反应经济增长动能的先行指标将自10月份54.7的高点回落。而作为PMI的先导性指数,MSCBCI指数下滑也预示着11月分PMI会出现高位回落。

  姚刚:积极推动新三板扩容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11月30日在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加快推动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动新三板扩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积极推动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完善相关各项制度。

  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2.34% 如期持平

  2.3437%,周二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如期持平。央行通过牺牲央票发行量换取其发行利率稳定的做法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一二级市场利率严重倒挂导致央票需求急剧萎缩,公开市场几乎丧失了流动性管理的功能。而作为央行重要的数量型对冲工具,恢复公开市场回笼能力势在必行,这就首先需要上调央票发行利率,使之接近二级市场的定价水平。

  今年7万亿资金涌向开发商 土地市场成吸金池

  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为5.69万亿元,已经接近去年5.71万亿元的水平,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年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总量有望接近7万亿元。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提前跨入千亿元门槛,大连和天津也有望在年底加入千亿土地财政俱乐部。

  点评:按照房地产行业周期计算,自去年年底开始增长的新开工面积有望在明年中期陆续形成供应,届时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将得到极大改善。

  上海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

  上海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将全面启动,未来上海的广电、信息、通信服务将发生全新变化。根据计划,到2012年上海城镇地区将基本具备光纤到户能力,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每秒100兆比特,无线宽带网络实现城域覆盖,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地区,国内、国际网络出口能力大幅度提升。

  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出台 多条审批红线明松暗紧

  工信部于30日正式发布《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文件表示,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则上应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生产线项目,由此,水泥项目审批红线正式划定。

  点评:文件的出台对整个水泥板块特别是华东华南的水泥厂家较为有利,海螺水泥江西水泥塔牌集团等上市公司有望获益。

  明年钢铁产销均有望增加 一季度矿石或涨价4%

  由于今年9-11月铁矿石现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按照现有的季度定价公式,明年一季度矿价已确立上涨态势。据铁矿石价格指数机构之一TSI的最新数据,明年一季度铁矿石协议价将较今年四季度上涨约4%。

  点评:尽管目前钢铁行业深受产能过剩压制,明年的粗钢产能和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

  化肥出口关税今起提高至110%

  备受关注的化肥出口关税调整终于赶在11月的最后一天出台。财政部昨天宣布,从今天起对各类氮肥、磷肥原料按35%的暂定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并征收75%的特别出口关税。由此,近几个月来日益疯狂的化肥出口将得到遏制。

  点评:提高关税将会直接导致磷肥的出口减少,从而使国际上的磷肥供应紧张,价格可能大幅上涨。

  拿外资药开刀 17类药品将大幅降价

  11月30日,发改委公布第一批药品降价政策。调价范围包括头孢曲松等部分单独定价的药品,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十七大类药品。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20亿元。

  点评:此次降价主要体现在外资医药流通环节,对药企的出厂批发价暂无影响。

  成渝经济区鸣枪在即 四川猛攻3万亿俱乐部

  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串起巴山蜀水,“蜀道难”成为历史尘封的感叹;主题各异的产业带遍布省域,“天府之国”旧貌换新颜……下一个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让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四川亦下决心在“十二五”期间跻身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

  点评:建立经济区,培育不同层次的经济增长极,是我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道指收低0.42% 纳指下跌1.07%

  美东时间11月30日16:00(北京时间12月1日0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46.47点,收于11,006.02点,跌幅0.4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6.99点,收于2,498.23点,跌幅1.0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7.22点,收于1,180.54点,跌幅0.61%。

  点评:尽管美国本土利好经济数据大多好于预期,但投资者对欧洲财政危机的担心情绪仍然导致今日美股下滑。

 ■ 早盘视点

   我们之前分析提示,在市场预期转折后,投资策略上需注意行情从“稳定指数炒个股”向“稳定指数跌个股”演变。一方面,随着打击内幕行动的不断深入,私募基金年终结账、灰幕资金年终回帐等因素的出现,的题材股行情已经进入“结尾期”;另一方面,行情的“故事”也正在逐渐成为浮云,首先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弱化欧元,反向撬动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反通胀”等均使大宗商品价格看淡。因此,大宗商品属性的行业股在经过10月份爆炒之后,已经进入趋势性跌势。其次,电磁类、触摸屏类题材股的估值已经达到恐怖的程度,更新技术的触摸屏已经出炉,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明年将普遍面临跌价压力。再则,年关来临,一大批纯靠概念支持,无业绩支撑的股票将迎来“价值检验”的压力,出没于其中的游资将在年底公司业绩定局之前出局。当调整趋势形成,整个调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跌指数”,第二阶段“跌个股”,第三阶段“跌恐慌”。从目前行情来看,第一阶段“跌指数”的调整在11月中旬已经完成,目前行情似已转入到调整的第二阶段“跌个股”。在操作感受上“跌个股”的行情要比“跌指数”更痛苦,证监会抑制期市过度投机,财政部等部门加强限售股税收征管,均对股指构成利空,市场创下11月以来新低,因此,策略继续谨慎观望。

 ■ 私募调研

   私募人士透露:昨日,大盘再次发生恐慌性的杀跌,沪浙私募研究中心联系了广深等多家私募,虽然观点依然有一定分歧,但多数私募表示仍属于正常调整,尾盘也成功收复2800点。“不过,大盘依然比较脆弱,如果大盘能够强势拉升,我们看好煤炭有色板块。”深圳某私募高级研究员信心满满表示。据了解,该私募曾重仓过中金岭南(000060)。

   私募人士透露:据北京某私募向沪浙私募研究中心表示,虽然昨日创业板中小板跌幅比较深,但不影响我们的长期看好。“我们看好宝利沥青(300135)的未来潜力,这次调整给我们的布局提供了一个好机会。”至于具体原因,该私募并未详说。

   大户人士透露:来自广州国泰君安某营业部的大户钟先生对沪浙私募研究中心表示,“昨日午盘,我们抄底海虹控股(000503),看好该票主要是从技术面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