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诱发A股暴跌 调整进入第二段


三大因素诱发A股暴跌 调整进入第二段

   我们近期分析“通胀压力不减,政策压力难消”,指数绝对下跌空间已经不大,类似于11月中旬断崖式下跌已经难以再现,但近期行情尤其要提防题材股的补跌风险。这种行情状况已经开始体现周二的行情表现中:医药股、中小板、创业板、前期热炒的题材股全面大跌,指数在“两桶油”的稳定作用下后市单边回升,收回了前市一半的跌幅。 

   促使周二行情大跌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欧洲股市全面大跌;

   二是、周二上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是、加息传闻再度兴起。

   我们分析认为,从《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具体内容看,是之前限售股解禁流通后,限售股股东抛售获利征收20%所得税的细则。总之一点,无论限售股来源是什么,成本怎么算,解禁后抛售套现取得收益都得纳税,并具体了征税途径。尽管这是一个细则性的《通知》,但其中仍存在许多疑惑:

   (1)是不是新老划断?之前已经减持获得收益,并且收益已经被拿走的是否征税?又怎么征税?如果之前已经减持的不征税,则意味着不公;

   (2)这个《通知》具体从什么时间执行也没有明确,如果是过段时间执行,则目前已经解禁但未减持的限售股股东必然闻风而逃,加大目前市场的压力。如果是今天颁布之日起即刻执行,则实际上是减少与减缓了限售股目前的减持压力,对二级市场具有相对利好的作用;

   (3)从《通知》看落款看,这个通知实际上在11月10日就已成文待发,联想到前几日大宗交易频频爆量,是不是以有先知先觉的因素影响到市场?

   总之,这份《通知》并非周二行情大跌的核心因素,而是本来已经处于政策与流动性皆逆转势头下,行情调整过程中的催化因素,是行情下跌的一个理由而已。 

   我们继续分析认为,在政策面与流动性拐点已经得到确立的态势下,行情整体趋势仍不客观,但行情指数的下跌空间并不大,主要原因是,银行业的一次战略性资产优化行将结束,使得银行业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如果从以年度为周期的战略性投资角度看,银行股新的投资机遇已经开启。

   从阶段性行情来看,尽管目前的银行股还积弱难兴,且受制于流动性收敛,短期内可能还难爆发性的大作为,但目前对应于2010、2011年9.54倍、7.85倍的动态PE已经有足够的防御性。此外,“两桶油”未来两年保持10%以上的利润增长也非常靠谱,中石化目前对应于2010、2011年的动态估值只有10倍、9倍,中是有目前对应于2010、2011年的动态估值分别是14.7倍、11.6倍,也都具备了良好防御性。作为市场最大的两个权重板块,银行股与“两桶油”对行情整体已经能起到稳定大市的作用。

   因此,尽管行情压力重重,但继续大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由于题材股行情全面回落,市场部分资金会不可避免地向这两大既有防御性,又有良好流通性的板块分流避险,随着两大权重板块对指数稳定功能的不断增强,后阶段行情可能在2700-2900点之间又将构筑整理箱体。 

   但是,我们之前分析提示,在市场预期转折后,投资策略上需注意行情从“稳定指数炒个股”向“稳定指数跌个股”演变。

   一方面,随着打击内幕行动的不断深入,私募基金年终结账、灰幕资金年终回帐等因素的出现,的题材股行情已经进入“结尾期”;

   另一方面,行情的“故事”也正在逐渐成为浮云,首先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弱化欧元,反向撬动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反通胀”等均使大宗商品价格看淡。

   因此,大宗商品属性的行业股在经过10月份爆炒之后,已经进入趋势性跌势。其次,电磁类、触摸屏类题材股的估值已经达到恐怖的程度,更新技术的触摸屏已经出炉,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明年将普遍面临跌价压力。再则,年关来临,一大批纯靠概念支持,无业绩支撑的股票将迎来“价值检验”的压力,出没于其中的游资将在年底公司业绩定局之前出局。 

   当调整趋势形成,整个调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跌指数”,第二阶段“跌个股”,第三阶段“跌恐慌”。从目前行情来看,第一阶段“跌指数”的调整在11月中旬已经完成,目前行情似已转入到调整的第二阶段“跌个股”。在操作感受上“跌个股”的行情要比“跌指数”更痛苦,因此,策略继续谨慎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