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的诗
(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
董继平 译
日比格尼夫·赫伯特,二十世纪波兰著名诗人,生于利沃夫,早年曾经在华沙和克拉科夫等地攻读法律和哲学,尽管他的诗作很造就出现在文学刊物上,但他的第一部诗集《光的和声》直到1956年斯大林死后才得以出版;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赫耳默斯、狗和星星》(1957)、《物体研究》(1961)、《科吉托先生》(1974)等多卷诗作,此外他还写过不少文艺论文和广播剧。他与米沃什、罗泽维支等人一起被西方评论界认为是当代波兰最重要的诗人。
赫伯特的诗作十分深刻地反映了东欧人民的现实生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与人类社会和强权的冲突矛盾、反思和反讽,借古喻今,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欧特征,且颇具欧洲理性传统感觉,常以精辟的论断总结主观和客观事物的本质,被译成了主要欧洲语言,在欧美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且对20世纪波兰诗歌的发展富于积极意义。
● 头 发
夜里
头发在墙上
长出来
这不是记忆的
耳朵后面的卷发
它们也不属于
夜晚那机智的胸怀
从皮肤上分开
它们引导一种生活
干燥而分离
它们有仅仅给予一次触摸的
不舒适的动作
它们痛苦地使自己
紧张
不是白色
不是黑色
它们的颜色宁可是
沙沙声
咬牙切齿
突然的尖叫
手指的撕扯
也不足以吓阻它们
头发就是在墙上不断长出来
● 我们的恐惧
我们的恐惧
没有穿上一件夜晚的衬衣
没有猫头鹰的眼睛
没有抬起一块棺材盖子
没有吹灭一根蜡烛
也没有一个死人的面孔
我们的恐惧
是在衣兜里找到的
一张小纸片
“警告沃伊契克
德吕加街上的位置是灼热的”
我们的恐惧
没有在暴风雨的翅膀上升起
没有栖息在教堂钟塔上
它脚踏实地
它具有一个
匆忙裹成的包袱外形
有着暖和的包裹物
供应品
和手臂
我们的恐惧
没有一个死人的面孔
死者对我们是温和的
我们把他们扛在肩头上
在同一条毯子下面睡觉
合上他们的眼睛
调整他们的嘴唇
捡一个干燥之处
掩埋他们
埋得不太深
也不太浅
● 鹅卵石
鹅卵石
是完美的生物
等于它自己
留意它的界限
准确地充满
一种鹅卵石般的意义
一种并不对人提醒任何事情
并不吓退任何东西并不激起欲望的气味
它的热情与冷漠
公正而又满怀尊严
当我把它握在手里
我就感到一种沉重的懊悔
而它那高贵的躯体
迷漫着虚伪的温暖
——不能驯服鹅卵石
最终它们睁着一只平静
而非常清晰的眼睛看着我们
● 柽 柳
我谈着战役
地牢与船只
被杀戮的英雄
和杀戮的英雄
而我忘记了那一点
我谈着海上的暴风雨
墙的坍塌
燃烧的麦子
和被推翻的山岗
而我忘记了柽柳
当他倒下
被一根标枪刺穿
他伤口的唇
慢慢合上
他没有
看见大海
也没看见城市
也没看见友人
他只看见
他面前的
柽柳
他上升
到柽柳的
最高细枝
和掠过的
褐色与绿色树叶
他试图
高高飞上天空
没有翅膀
没有血液
没有思想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