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搜狐发表了一个官方新闻,说搜狐视频在comScore的数据中,已经在视频播放次数(VV)这一关键指标上“稳居视频行业第一”。
我看到这个新闻,当时就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确认一下是不是在梦游。这是因为,我的脚趾头告诉我一个常识:从2005年视频潮在中国兴起之后,独立视频网站就一直是视频行业的主力军,尽管这里是短视频的发源地。
但是人家引用的是comScore数据啊,人家还是挺客观的。 我赶紧打了一个电话问问圈内人,究竟咋回事。朋友回:comScore统计没有问题,人家按照视频的缓冲段来计VV的实际情况告诉搜狐了,可搜狐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看见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恨不得赶紧说出去。
嗨!原来搜狐是这样的“第一”啊。为了不冤枉它,我又翻了一下手里的comScore报告:搜狐的平均每次播放时长果然短得吓人,只有3.8分钟。怪不得了,估计是为了拿第一,故意弄的吧。
其实我想说的是,报告这些都是浮云。如果不是搜狐太雷人,我也不说那么多了。我重点说一下搜狐视频现在面临的问题。
看看搜狐自己公布的数据:《婚姻保卫战》在工作日的单日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周六的日播放量超过1700万次。这个数据我很震惊——稍微了解长视频行业的人都知道,周末的VV要高于平时的VV——你能想象一边工作一边看《婚姻保卫战》的人么?一般来说,工作日短视频、小 电 影会更受欢迎,这是网友可以在工作间隙调剂一下的东西。
其实我们对比一下Hulu和Youtube两种模式,Hulu说白了就是将电视机搬到网上。其收视率的特性实际上和电视有某种类似之处——晚上比白天高,周末比平时高。就凭这一点,搜狐也还差得远,其他数据更不值得一提。
实际上,自从查尔斯亲自挂帅盯视频这个行业以来,搜狐确实舍得在这方面做很多投入,但是毕竟“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搜狐作为门户,可能更擅长做的是新闻视频。硬是要做长视频,导来的流量中可能很多都是“打酱油”的,这一点恐怕搜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扭转。
所以,我要给搜狐一个建议:现在搜狐视频还处于靠搜狐门户导流量的阶段,这就是这导致了搜狐视频的用户群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长视频主流人群,所以看来内功还得继续练,别急着说自己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