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加速分化,济南等二三线城市展现良机


    调控靴子还在继续落地,上周末听见响声的是首套房贷款利率的调整,七折优惠取消,最低八五折。这实际上还是金融的调控手段,只是增加了一些资本运作上的难度而已,当然,很多人对此还是有异义的,这不是针对饱受诟病的投资来的,而是增加了刚性需求,也就是首次置业者的负担,和本次调控的大方向不相符合,原来的政策就有误伤友军的意思,这次更加不对,要加大对搅乱市场者的惩治,而不是打击这个市场中的健康需求者。

    看来,传递的信号还是很强烈,宁可伤及正常需求,也不放弃打压房价,加上上周温总理主持的会议上又强调了调控,总而言之,摆出的架式就是要将调控持续下去。

    但是房地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下去的,并且市场将出现新的分化,一线城市将出现调整,二三城市可能会有持续的增长。最近,其他地方在说成交量下降,主要标准其实都是一线城市的,也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不大理想可能是真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其他城市,比如济南,最近一星期的量都在增长,每天的成交都在100套以上,多的都要近300套。实际上,和股市一样,所有的都可以说,但量是做不了假的,只要有量在,就说明市场是活跃的。

    其实,房地产发展还是要看大市。大市并不支持房价大幅下降,在货币增发、通胀可期的情况下,大家都涨价,房地产原料也涨价的情况下,房价不好跌。但政策又不允许房价上涨,那么事情结果就是要看政策和市场谁说了算了。

    要是早些年,可能不用说,结果就知道。现在不大行了,从2003年开始,政府所有调控都不大灵光,到目前止,唯一的一次大范围下调,也完全是市场的功劳。至少从目前来看,到明年年中,尽管加息通道打开了,但基于外围美日都在加速货币贬值,利率一直接近零,我们的加息通道并不是那么顺畅,期间增发的货币依然会发挥作用,物价依然高企,市场还要处于消化大量流动性的过程中,在2012年前,除非苛刻的房产税或物业税强势出台,房价将会维持一种相对的稳定,在这之前房地产是杀不死的。但是在更长时间来看,房地产的发展虽然长期看好,但在大量货币增发,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软着陆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多数经济学家看空房价的最大理由就在于货币大战和物价高涨是不可持续的,而在收缩期如何应对是大家不能完全预测的,整个经济形势的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房价当然不能出其外,特别是在持续受调控政策影响的大城市,投资力量太强大时,当投资者都预期房价会下调时,大量资金会以更迅猛的方式逃离,没有需求支撑的一线城市会迅速破位下行,场面也许不是太好看。

    如果调控政策依然加力,并且持续现在的力度,特别是限购和信贷管制,那么市场的分化将更加明显,大量的投资投机力量不得不全部撤出前期被寄予厚望的一线房地产市场。有退就有进,相当部分资金进入了股市,另外的资金就要从高风险高收益的一线转战二线和三线城市,这给这些城市带来了资金上的机会。

    另外方面,二三线城市的整体发展目前一直处于上升期,房地产市场也是这样,上升的空间还是有的,尽管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但相对来说风险还是小得多,收益是能看得到的。同时,从政策风险上来看,这些城市一般不会出现相对激烈的调控手段,对房地产的整体发展是有相对保障的。

    同时也应该看到政府的调控政策下一步也会分开,就是以增加供应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并精准打击投机者为主,进一步有区别的对待购房者,强力支持居住需求和改善需求,从而在调控的同时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这种政策是目前来看科学合理的,也有利于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