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是晶莹透明的,沁溢着乳白色的光晕,手触了,有一种冬日少女肌肤的微凉滑润感。高腰圆口,亭亭玉立,像美人侍奉在案前。
杯底,一簇仙毫闭目缩怀,卷卧在那儿,静静无语,半眠半醒,在做出场前的酝酿和凝神准备。
突然,一股滚烫的白水注入杯中,犹如强烈的聚光灯射向杯底,顿时,仙毫们一起站起来,长身舞动,上下飘拂,好像在潭中踩水,摇而不倒,溺而不疯,做有节奏的表演。最后分成两列,一群站在底层,一群升到顶端,接受检阅。然后,绿体舒展开来,慢慢地,将白水浸染成绿黄色。
冲茶姑娘开口说:我们西乡茶,条形优美,汤色清亮,香高味浓,含锌富硒,请大家品尝。
接着,纤纤细手将茶杯送到面前。
我接过茶杯,抿了一小口,有一股甘涩纯厚的草香味儿,流入肠胃,舒服。
上午,我们去茶山踏青。车出县城,向东南方向行驶10多公里,缓缓地爬上山坡,来到鹏翔茶叶公司的丰东基地。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峦岭起伏,丘坡上茶树成行,满目青翠。远处云雾缭绕,白纱轻挂,山峰排列有序,错落迭加,朦胧中显出层次,恰似一幅水墨淡描国画。我们张口呼吸着新鲜充足的氧气,享受大自然的福赐。
忽然,有歌声传入耳鼓:
鹏翔有片茶,
长在山凹凹。
山又高,雾又大,
遍山都是黑泥巴。
农药化肥都不撒,
长出的茶叶人人夸。
原来,山沟里几个姑娘在为茶园浇水、锄草。她们的红布包、花围巾就挂在身后的茶树上,惹得几位拿照相机的男士连忙奔过去拍照。
要产出好茶,首先要培育出优良的茶树,西乡县有22万亩老茶园,现在正进行新的转化改造,将来都会出产无污染的有机绿茶。
下午,又去鹏翔茶叶公司的加工厂参观,但见有的机器在装袋,有的在封口,其中一个是无菌车间,透过玻璃窗望进去,密闭的厂房里,几排身穿白衣白裤,戴着白帽白口罩白手套的姑娘们,正伏在桌子上分拣茶叶。她们按照粗细、长短,将茶叶一根一根分别挑进不同的袋中。
我说:这么细致,一天能拣多少啊?
茶专家段成鹏先生说:每人每天也就一斤吧。
我感叹:真不容易。
段先生说:一片茶叶,从采下来加工到送至顾客面前,要经过姑娘们的20几遍手呢。
过去爱喝茶,也曾到老茶山上去看过,知道择叶、揉条、炒干,提香等火热的过程,见过农家作坊里的混乱和尘灰,真没想到现代茶叶生产流程这么干净、卫生、规范,让人放心。
段先生继续说:我们现在茶园的管理,茶叶的生产技术要求等方面,已经不低于日本和韩国。有专家放言,19世纪是咖啡的世纪,20世纪是可乐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我们做茶的,有走向世界的信心。
晚上,又到这雅致的茶馆里来品茗。
一边看茶艺表演,一边听古筝弹奏,在激动中,不禁多喝了几杯。
回到宾馆,竟然久久难以入眠……
2010年10月29日晚于西乡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