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张超先生:为什么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答复张超先生

一、要区分“使用价值”与“功能价值”两个不同概念

根据“统一价值论”,使用价值等于功能价值减去耗散价值。所有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益的事物都具有功能价值,但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例如,空气、阳光等。对于不稀缺的资源,其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因此其使用价值为零。这是因为任何事物如果不稀缺,人就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它,这样一来,其功能价值在“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逐渐减少,并不断趋近于其耗散价值,最终导致其使用价值为零。如果事物是稀缺的,那么它的功能价值总会大于其耗散价值,即其价值价值大于零。

二、要了解“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的量。

任何事物的使用价值都是一个动态的变量,所有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初都等于零,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通过科学与技术的手段,或者通过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手段,有大量的劳动量不断投入,许多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增长,其使用价值也就不断增长,

三、要了解“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的本质就是“有序化能量”。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也就是“提高确定性”,也就是“提高有序性”,也就是“增加价值量”,也就是“价值的源泉”。信息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生物进化,二是人类劳动。生物进化所积累的信息,创造了最原始、最微弱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人类自从学会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以后,人类通过劳动积累信息的速度远远高于通过生物进化积累信息的速度,因此人类劳动逐渐成为信息的唯一来源,因而也就成为价值的唯一来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水、植物等)的使用价值之所以不断增长,就是因为人类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不断注入信息而形成的。信息的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自然形态的信息,包括劳动工具信息、技术信息与科学信息;二是社会形态的信息,包括经济信息、政治信息与文化信息。

总之,本人之所以认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并不是基于对于“劳动”、“价值”等概念进行抽象的、“自循环方式”的、“寓结论于定义之中”的定义,也不是基于本人的主观假设,而是基于科学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

 

 

附张超先生来信:

 评《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尊敬的仇德辉前辈:

 您好! 

晚辈拜读了您的大作《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之后受益匪浅。您的著作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存在的基础是人类劳动,也只有人类劳动的存在才使得“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存在成为可能。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恕我不能苟同。在拜读您的著作之于,我也参看了陆寿筠先生的点评《您的大作版权应归读者所有》一文,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赞同他的观点。

 

请前辈原谅我的冒昧,在此我斗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如有不对,还请前辈不吝指正。

 

首先,对于您说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一句话,我觉得这是一定意义上的唯科学主义论断,因为这一句话否定了自然界的创造过程。应该说,在您的文章中,并未有涉及自然界的创造过程——我认为,正是存在这样的一个疏忽,才让陆寿筠陆寿筠先生抓住了把柄进行辩驳。我所说的自然界的创造过程,是指自然界也存在着像人类劳动一样让资源产生价值的过程。比如说“种子”“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属于不稀缺自然资源,按照您的理论,它们并不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一株红豆杉却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因为它是稀缺自然资源。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式子:种子+土地+阳光+空气+水(不稀缺自然资源)——>红豆杉(稀缺自然资源)。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让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不稀缺自然资源发展成为了具有使用价值的稀缺自然资源。在比如说,按照您的理论,千万年之前的动植是不具有使用价值的,因为那时候连人类都没有,更无从谈及人类劳动,但是正是那些不具有使用价值的动植物中的一部分演变至今,形成了人类文明赖以存在的化石能源;石油不是天然就有的,是由那些“不具有使用价值的动植物”转化形成的,“转化”便是我所谓的“自然界的创造过程”。我们不能根据用或者不用来判别一个东西是否具有价值,就像我们不能根据看得到或者看不到来判别一个物体是否存在——这两种理论都是违背唯物主义的论断。使用价值从无到有的过程,大自然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泯灭的作用,这样的一个过程的存在是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食用的食物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虽然这其中存在着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但是我们并没有亲自合成O2来供自己呼吸,也没有亲自合成H2O来给自己解渴。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我们所进食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大自然无私的赋予,难道它们的价值仅仅在于是火烤还是生吃的区别?显然不是。所以,我认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的提法是不对的。

 

其次,“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从哲学上讲也是说不通的,可以把这样的提法成为广义的英雄主义思想,因为这个提法过分夸大了人类劳动的价值。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具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对于“使用价值也不例外”。铁矿之所以可以冶炼铸成铁器,人类劳动的贡献仅仅是直接原因罢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与铁矿石客观具有的特性。不然,人类为何不用“氮气”去烧铸,而偏偏要用铁呢?或许有一天,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氮”的开发利用果真到了可以“烧铸”的境界,但即便是这样,烧铸过程本身也是在利用氮的客观规律。如同辛亥革命不是孙中山一个人的功劳,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毛一个人的功劳一样,使用价值的产生也绝对不会仅仅是因为“人类劳动”。

 

如上所述,这是晚辈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望前辈多多指正,如有得罪之处,望前辈多多包涵。

 

祝前辈身体健康!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