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迎来了5年来最早的冬天,昨天一早就感到寒气凌人。不到7点,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四面八方的马拉松爱好者参加“2010北京马拉松”,场面甚是壮观。
起跑仪式于8点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以及田协和赞助商代表出席了起跑仪式。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是此次赛事官方合作伙伴之一,希望借此赛事可以将奥林匹克花园“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传递下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生活方式中来。
参赛人员蓄势待发
领导们准备发枪
浩浩荡荡的参赛选手
女子冠军王佳丽撞线瞬间
冲刺中
冲刺!拼搏!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 官方合作伙伴之一
我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及现代汽车代表颁发女子前三名
冠军王佳丽(中)、亚军陈荣(左)和季军王晓姝
肯尼亚选手包揽男子前三名
冠军塞缪·穆戈(中)、亚军尼古拉斯·曼扎(左)和季军本森·巴鲁斯
2010北京马拉松全程终点
说马拉松是一种运动,不如说它是北京的一种文化,像是全民节日。北京马拉松赛已经有30年的历史,我想之所以能30年不变,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集合了大众参赛选手和优秀运动员,从1998年起,北京马拉松赛由原来的专业选手参赛扩展成为全民参加的体育赛事,今年北京马拉松赛报名参赛的有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人,其中群众参赛人数比例达99%。参与的年龄跨度也很大,有几岁的小朋友,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有一家人参与的,3万余人浩浩荡荡跑过天安门,雨水没有让大家减少一丝热情,有人举出胜利的手势,有人还高喊:“北京欢迎您”,这不像是一场激烈的比赛,说是狂欢更为恰当吧。
比赛途中一直在下雨,梯队逐渐拉开距离,每个人坚持不懈,“马拉松”精神尽显。经过激烈角逐,男子前三名全部由肯尼亚选手获得,女子前三名全部由中国姑娘们获得。
晚上主办方特组织了颁奖晚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敬民,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以及中体产业集团总裁刘军等领导纷纷到场,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有幸获得“2010北京马拉松合作伙伴突出贡献奖”,希望今后能更多参与到与“奥林匹克花园”精神契合的赛事,让更多的人会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健康。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段世杰先生致辞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杜兆才先生致辞
中体产业集团总裁刘军先生颁发2010北京马拉松供应商支持奖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获得2010北京马拉松合作伙伴突出贡献奖
我在“北京马拉松三十年纪念墙”前留念
我为赛事志愿者们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