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王论蚩尤
——历代名人论蚩尤之一
“商汤”是商代的开国帝王,后世一般都称其为“商汤”,其中的“商”字,指朝代名,“汤”才是其名。汤,又名“履”,古籍所载,说他有七个名称。现在见之于记载的有:汤,成汤,商汤,武汤,天一,天一汤。见于甲骨文中的名称有:唐,成,大一,天一,周原的甲骨文和金文都作“成唐”,而“天乙”、“大乙”、“高祖乙”则是商代人祭祖时候所称的庙号。
商汤在夏朝末年是一个诸侯,其时,夏朝的帝王叫做“桀”,“相传桀是一个有才智又有勇力的人,他能够一人生擒兕(野牛)、虎,折断钩索,其力之大,无人可比。但是性情很暴燥,又很残忍,动辄杀人。他酷好声色,又好喝酒。”①正因为如此,夏桀的残暴、好色、导致朝政腐败,激起了沸腾的民怨,商汤起兵讨伐夏桀,因此改朝换代,做了商王朝的第一代君主。夏、商、周三代,君主都不称“帝”而称“王”,故,我们可称其“商汤王”。
按照“三祖文化”提倡者的“理论”:中国的历史无是非,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黄帝战蚩尤是“他们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无所谓谁是正统,谁是非正统的,谁是谁非,谁尊谁卑,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并无谁是正统该歌颂,谁是叛逆该贬责的问题。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比较长,封建正统史观、大汉族主义左右了中国历史几千年,过去对蚩尤的定性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违背了历史,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②
依“三祖文化”口号提倡者的逻辑推理,商汤是造反者,也是胜利者,他是应该赞扬犯上作乱的蚩尤的。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商汤说:“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③ 若是将商汤的话翻译成现代通俗用语,大意就是这样:在过去的历史上,蚩尤及其所属大夫犯上作乱,祸害百姓,黄帝就不允许其罪恶目的得逞,因而进行坚决的镇压,平息了其叛乱。因为,其罪恶事实已暴露无遗。先代帝王之言,我们不可以不尽力恪守和自励。
任昌华先生说,对于蚩尤的叛乱形象,是“秦以后的历史典籍”干的,“大都站在黄炎后裔华夏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不仅把蚩尤排斥在始祖之外,而且对蚩尤进行了丑化和误传。”④我们不知道提所谓“三祖文化”,恶搞我中华民族历史的任先生,赵学者,对于商王朝开创者商汤王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些话,做如何解释?
注 释:
① 孟世凯:《夏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② 赵育大:《黄帝·蚩尤与涿鹿》,载1996年第1期《先秦史动态》,第59页。
③ 《史记·殷本纪·汤诰》
④ 任昌华:《三祖文化始说》,载涿鹿县旅游局辑印的《千古文明开涿鹿》宣伟册第21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