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凡达》看沟通的力量



昨晚,我和太太一起观看了近来风靡一时的美国大片《阿凡达》。看完之后,内心感觉很震撼。宏大的场面、完美的创意、纯净的心灵、深入的描写,都是那样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纳威人的辫梢,那神奇的触角可以和自己的坐骑链接,达到心意相通;可以和灵魂树链接,倾听圣母和祖先的声音。

 

当前的国内电影界,处处洋溢着对《阿凡达》的盛赞。很多人由此产生了对中国电影发展,甚至中华文化的一些否定和质疑。有人说,“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然而,我个人认为,我们并没有必要如此悲观。从这部片子的创意来看,导演卡梅隆的东方文化情结很浓重,这部片子的成功不仅是卡梅隆的成功,也是一次东方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成功。比如:阿凡达的名字本身就是印度梵文的“化身”,古印度文化赋予了卡梅隆丰富的创作灵感。同时,片中的心意相通、人与自然生物的联结也和东方神话传说中生物灵性相通的观念是一致的。这让我不由地记起小时候跟师父学习观察课的情景。当时,师父要求我们每个人要逐步学会从肉眼观察到慧眼观察,再到法眼观察的境界。其中的法眼观察就是要将自己的感受和灵魂与其他物体,包括植物、动物甚至没有生命的事物进行交流。那真的很奇妙,因为你可以清楚地感到花朵的愉悦、飞鸟的自由,还有沙滩的温情,神奇般产生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更好地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只不过,在《阿凡达》中,卡梅隆巧妙地将这一古老思想与现代时尚的“信息链接”形式相结合,使观众从内心满足了很多古老和现代结合的灵魂触及,达到了近乎无缝衔接的文化发展高度。

 

反观我们的国产电影以及文化发展现状,我们还停留在简单重复神话、历史和传说的地步,即使有人开始做一些现代和古代文化的对接尝试,也落入了时光穿梭和简单嫁接的俗套中。《阿凡达》的巨大成功应该让我们更沉静地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并没有悲观的必要,因为我们拥有的传统文化就象大地母亲一样深厚,当我们懂得今天如何与她链接的时候,相信中国电影和文化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电影剧场出来许久,我仍然深深地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的享受当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其中的教育意义。我想,如果仅从教育角度来说,沟通应该成为这次视听体验的主题词。首先,杰克和他的阿凡达之间需要链接和沟通,如果不能链接,阿凡达就变得无法行动、任人宰割;而刚开始,男主角杰克的阿凡达刚刚落到潘多拉星球的野生环境中,他孤立无援险些命丧荒野;但是,随着他逐步懂得运用他的辫梢与不同的生物,如潘多拉烈马、蝠兽、灵魂树、蝠龙等进行链接,他的能力不断增长,最终成为了纳威人信服的领袖。

 

 

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沟通的力量至关重要。当一个人不能融入周围的环境,即使能力再强,也会感觉力不从心。因此,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85%是来自沟通和人际关系。而对于中国当前的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很差。很多孩子在家是条龙,无法无天地让家长叫苦不得;一到社会上就变成了虫,处处缩手缩脚。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沟通的练习,没有掌握沟通之道,不懂得把自己的力量和他人进行链接。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去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与自然沟通的机会,如何让他们真切感受与他人力量的联结,如何让他们学会与自我心灵的沟通,而不再是简单的背诵、习题和考试的堆砌。这是《阿凡达》给我的沟通启发,也是我昨天的快乐和感动,祝福朋友们一切如愿!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