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为什么不借鉴高通的成功经验?


广电总局为什么不借鉴高通的成功经验?

 

 

类似的情节

 

CDMA

2001年2月中国联通正式宣布,要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CDMA网,并勾勒出了CDMA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用一年时间迅速建成覆盖全国200个以上重要城市、规模达1330万户以上的CDMA网络。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结束CDMA招标工作,10家中标厂商已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人民币121亿元的合同。

……在此之前,有关中国到底发展不发展CDMA任何一个消息都让美国高通公司在华尔街股市上起伏翻腾,如今苦苦等待中国发展CMDA移动通信业务的美国高通公司终于守到花开。

 

CMMB

2008年中国数字新媒体年会消息,广电总局计划在37个城市开通CMMB的基础上,今年底完成全国150多个地级城市的覆盖网络建设。根据中广移动在9月底和10月初统计,全国CMMB终端数量达到120万部左右;而未来计划在2009年达到1000万部,2010年的目标是5000万部。

在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动员会上,国家广电总局领导明确表示,目前CMMB产业化的条件和时机均已成熟,目前工作的关键是组建公司并进行运营。要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全国漫游的方针,把中广卫星移动广播公司打造成CMMB全国运营的龙头企业。

经过中广移动1年多的探索,决定设立中央总公司、省子公司、地市分公司的运营体系。由广电总局直属单位出资组建总公司。中广移动规划5个服务包,包括免费基本包,以及收费的高级包、推送业务、信息包等,推送业务里面包括了软视频的推送和数据的推送,信息服务则包括了股票、导航之类。

 

举手提问:

2001年,10家中标厂商与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人民币121亿元的合同,当时应该主要是第一期全国建网的投资。

2008年,中广移动的建网投资额是多少?钱从哪里来?(暂时还没到说终端采购的投资的时候)

  

 

类似的情况

 

CDMA

2003年9月中旬,中国联通CDMA1X的累计用户数已突破132万,而持有1X手机的用户也突破了400万。中国联通计划投入巨资在全国集中采购了约120万部中、低价格的1X终端。这样,大量在2000元以内、支持新业务的终端将在第四季度投放市场,这将极大改善支持新业务的CDMA终端价格偏高的现状。

 

CMMB

2008年11月“第四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领导表示:为了鼓励多功能终端的开发,广电总局明年要开始进行CMMB终端集中采购,中央和地方集中采购的数量明年将可能超过100万台。

中广移动相关人士指出,实施CA认证的目的在于对有偿节目频道的管理,而不是要取代免费节目,免费节目继续供使用客户自由观看;“CA认证不影响产业链”,试播阶段的CMMB采用清流广播免费模式,用户使用的终端没有CA功能,但只要经过简单的升级手段然后再添加一个已经集成了CA技术MSD解密卡,所需费用大约在几十元,基本上都能继续接收节目。

《法制晚报》2008年11月21日报道:“经纪人证实赵本山投资CMMB手机将亲自任代言人”……记者联系了赵本山的经纪人,证实赵本山确实要与铁岭某民营企业合作进行手机生产。

 

举手提问:

2003年,中国联通在CDMA1X的累计用户数已突破132万(全国用户超一千多万),持有1X手机的用户突破400万的基础上,才计划开展全国集中采购。

2008年,据说CMMB实际用户超过120万;有关方面指出免费用户没有价值……新浪邮箱、新浪blog、新浪UC、新浪通行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新浪的免费用户不值钱?!

 

 

被遗忘的情节

 

消费者

选择CDMA,也就意味着必须用C网手机,市面C网的手机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品种上都少于G网,也就是说选择面要窄一些。C网的智能手机很少,而且低端终端不多,这就限制了CDMA在中国的发展。(笔者注:真的如此?)

要说明的一点是许多人觉得CDMA手机很贵,这是由于CDMA技术的大牛:高通公司对终端厂商和运营商收取了高昂的专利转让费,同时它的手机芯片也卖价很高而造成的。除了Nokia,所有厂商的CDMA手机都用的是高通公司的芯片。Nokia所用的芯片是通过自己技术研发出来的,在信号获取、通话效果和增值服务上和高通的有些差别,希望Nokia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改进自己的芯片技术,打破高通一家垄断的地位。(笔者注:垄断是不受消费者欢迎的)

 

……选择CDMA,就意味着必须选择中国联通。许多人不喜欢CDMA不是不喜欢CDMA这个技术,而是不喜欢联通公司。笔者注:原文引用,不代表笔者立场,呵呵)

  

 

如果高通运营CDMA网络……

 

高通的经验

高通发展初期清一色的是不懂经营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他们做了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把高通的CDMA技术提交到美国标准组织TIA和世界标准组织ITU,申请被确立为世界移动通信标准;第二,高通把CDMA研发过程中所有大大小小的技术一股脑儿都申请了专利。标准和专利,成为高通日后抵御比自己庞大百倍的对手的利器。

据称高通2000年研发投入是5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1/6。高通历经数年倾巨资从事技术的研发,才获得今天的技术优势——2001年,CDMA芯片9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在高通手中。

CDMA发展集团(CDG)统计,截止到2001年3月,全球CDMA用户总数在一年中增长了58%,达到9千万。而亚太地区拥有将近4千万用户,为最大的CDMA市场,年增幅达25%。而中国联通将于今年10月推出CDMA服务,预期在1到3年内可以达到数以千万的用户量,使中国成为亚洲CDMA市场举足轻重的一员。

高通是靠专利和标准生存的公司。专利费和半导体芯片是高通收入的两大来源。为了拉动中国CDMA市场的迅速成长,为了赚取中国的巨额专利授权费,高通公司必须首先为培育市场付出费用。因此每开辟一个大的市场,高通都会把研发搬到该地去。“研发的本地化将是重要的一步”。中国CDMA研发中心将联合内地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进行研究。CDMA开发中心所在的中关村大厦,紧邻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西区。该设施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10余座研究所仅几个街区之遥。

 

高通的教训

“别人不做,我自己做!”。在CDMA标准发展初期,这个原本想靠卖技术和标准赚钱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手机部、基站部,自己生产制造起CDMA的全套设备。由于没有人给自己做配套,高通像是倒回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代,做手机、基站、测试设备、软件工具、芯片,甚至是辅助设计工具,一切都得高通自己做。高通甚至还介入过CDMA网络运营,成立过一个叫“LeapWireless”的公司做CDMA网络运营。有人说,什么都自己做的那是农民 —— 高通做了两年农民。

 

最后,高通的决策层痛苦地做出了判断:高通最能干的人是技术工程师,所以高通的核心能力在技术创新,而不是制造和销售。(笔者注:广电总局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于是高通放弃了非核心业务,将手机部卖给了日本京瓷,将基站部卖给了爱立信,将CDMA运营公司分拆了出去。留下来的两大业务是知识产权授权和芯片。这两大业务是高通目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收益来源。

 

举手提问:

高通为什么当年到现在都没有直接运营或参与运营CDMA网络,成为一家掌握CDMA标准和核心技术的移动电话公司?!

为什么高通NO的,但是广电总局却YES?高通YES的,广电总局却NO?

 

 

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高通正是活在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上。

 

收获有三种可能:劳而无获;劳而有获;不劳而获。如果把劳动定义在产品范畴,高通的状态就是不劳而获。但是想要让别人甘心情愿让你“不劳而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通要把自己的卖标准商业模式运转起来,需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生态圈;让其他人先赚到钱,到头来最赚钱的也许是高通自己。

 

过去的游戏规则是把别人干掉,我就可以生存。知识经济时代的游戏规则是和众多的大小伙伴一起来玩,在双赢、多赢中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高通想要“不劳而获”,就得有很多人一起组成一个生态圈,要让CDMA成为一个大产业。在没有人愿意和高通一起玩的时候,高通独自客串整个生态圈的全部角色:做设备,做软件,做服务。

现在高通不需要再这样做了,因为有很多人加入了CDMA的生态圈。高通的聪明之处是它为自己在生态环境中设计的角色是一个“enabler”,而不是一个竞争者。“enabler”的任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制造各种机会,扩大这个生态圈,让更多人加入赚钱。所以,高通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技术被别人掌握,只要他为此付费就可以。然后或许像Intel inside那样,在CDMA手机背后会出现一行字:DiGital by QUALCOMM。所以,高通甚至不在乎让自己的昔日竞争者加入。把基站部卖给爱立信表面上似乎是一种屈服,实际上爱立信从此成为推动CDMA发展的强势力量。

 

 

广电总局为什么不做高通?

 

广电总局同样掌握CMMB标准和核心技术(假设是),为什么不做高通?(比喻)

广电总局为什么不自己来做信产部,让联通做联通?(比喻)

广电总局为什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现实)

中超……嗯……观众虽然没有选择余地,但……难道还不可以不买票入场?!(超现实)

 

不写了……请大家自己多想想看,多问几个为什么……

 

全文完。

 

 

 

笔者注:上文基本上是引用自2001年至2005期间新浪科技、《IT经理世界》、赛迪网、《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等多篇关于CDMA的报道。(看某人多懒多无……)

 

 

笔者后记:

 

1.试想象一下,假设以前有一天信产部发了个规定说:只能用GSM发短信,CDMA不能发短信;只能用CDMA1X上网,GPRS不能上网;智能手机只能用GSM系统,音乐手机只能用TD-SCDMA系统……大家会不会觉得是有人脑子进水了?!

 

2.CMMB是7寸屏以下用的标准,地面国标是7寸屏以上用的标准……这跟上面以前的假设有不同吗?

 

3.谁来填一下下面的表格,看看两者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请给出一个连你自己都信的结果:

 

发射方式

接收方式

覆盖能力

支持编码方式

终端形式

功耗

其他补充

DMB-TH

 

 

 

 

 

 

 

CMMB

 

 

 

 

 

 

 

 

 

4.QQ群对话:

 

网友:CMMB要上手机,要工信部支持吧

得闲饮茶:CMMB要入手机不需要工信部支持,因为有山寨机

网友:山寨机低端啊

得闲饮茶:我支持CMMB山寨机

得闲饮茶:看QVGA分辨率的免费电视,难道还有商务人士?!

网友:@#$%^&*

 

 

最后,很多朋友都问过我的问题,这里我一起回答:我是支持CMMB的,要是它不加密